MySQL LAG与LEAD开窗函数:掌握数据序列分析的艺术
在数据仓库与商业智能领域,对历史数据的洞察往往需要超越单一记录的视角,而转向于观察数据点间的相互关系与趋势变化。MySQL的
LAG
与
LEAD
函数正是为此类需求而设计的开窗函数,它们能够在查询结果中引入相邻行的信息,从而实现对数据序列的深度分析。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两个函数的使用方法与应用场景,通过丰富的代码示例与实战技巧,帮助MySQL开发者提升数据处理的灵活性与效率。
一、基本概念与作用
LAG函数
LAG
函数用于获取当前行前N行的值,其中N为一个可选参数,若省略则默认为1。这使得我们能够比较当前行与其前一行的数据,从而计算增长率、差值等指标。
LEAD函数
相对地,LEAD
函数则用于获取当前行后N行的值。它可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趋势,或是进行跨期比较。
二、语法与基本使用
基本语法
LAG(column_name, offset, default_value) OVER (PARTITION BY column_list ORDER BY sort_list)
LEAD(column_name, offset, default_value) OVER (PARTITION BY column_list ORDER BY sort_list)
column_name
:需要获取前/后行数据的列名。offset
:偏移量,即前/后多少行。默认为1。default_value
:当无法找到相应行时返回的默认值。OVER
子句:定义窗口范围,PARTITION BY
用于分组数据,ORDER BY
则用于排序数据。
示例一:基础使用
假设我们有一个销售数据表sales
,包含sale_date
、product_id
、amount
三个字段,我们可以使用LAG
与LEAD
函数来分析产品的销售额变化。
SELECT sale_date, product_id, amount,
LAG(amount) OVER (PARTITION BY product_id ORDER BY sale_date) AS lag_amount,
LEAD(amount) OV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