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报租约过期,regionserver自动关闭-namenode.LeaseExpiredException

本文描述了HBase中出现regionserver自动关闭及租约过期的问题,并记录了相应的错误信息。通过调整HDFS和HBase配置文件中的参数,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f83b8fb0102v88q.html

hbase报租约过期,regionserver自动关闭-namenode.LeaseExpiredException

  (2014-12-22 11:09:06)
标签: 

it

 

租约

 

过期

分类: 成长之路
现象:
1、报错的regionserver自动关闭
2、regionserver上的错误是:(以下我们以Slave7为例)
org.apache.hadoop.hdfs.server.namenode.LeaseExpiredException: No lease on /hbase-new/WALs/Slave7,60020,1419212005345/Slave7,60020,1419212005345.1419212012809: File does not exist. Holder DFSClient_hb_rs_Slave7,60020,1419212005345_-74
773978_32 does not have any open files.
3、在Master上,报的错误是:
org.apache.hadoop.ipc.RemoteException(java.io.FileNotFoundException): Parent directory doesn'texist: /hbase-new/WALs/Slave7,60020,1419212005345
4、根据上面的信息,查看HDFS,发现WALs目录中没有Slave7的信息
hbase报租约过期,regionserver自动关闭-namenode.LeaseExpiredException
经过搜索问题,对下面的参数进行了修改。
主要是针对租约与超时的修改。修改完重启Hbase,问题暂时消失。后续有待观察。
在hbase-site.xml中添加如下:
hbase报租约过期,regionserver自动关闭-namenode.LeaseExpiredException 网上,针对租约问题,大多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在hdfs-site.xml中,设置 dfs.datanode.max.xcievers 。但是,本问题貌似与这个参数无关。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解决关于HBase、ZooKeeper在Ubuntu上重启是否能够解决日志相关的问题。首先,我要理清楚用户的问题。用户想知道是否通过重启Ubuntu系统可以解决HBase和ZooKeeper的日志相关潜在问题。我需要结合提供的引用资料来给出合理的回答。 首先,根据引用[4],Hadoop、ZooKeeper和HBase的启动和关闭顺序非常重要。启动时Hadoop和ZooKeeper顺序随意,但HBase必须最后启动;关闭时则HBase必须先关闭,然后是其他组件。如果顺序不对,可能导致异常。所以,如果用户只是重启Ubuntu,系统服务可能会按照默认顺序启动,但需要检查是否正确配置了启动顺序,否则可能引发问题。 接下来,引用[2]提到,当遇到ZooKeeper相关的问题时,可能需要关闭HBase和ZooKeeper,删除ZooKeeper的数据目录中的文件(保留myid),然后重新启动。这说明有时候清理ZooKeeper的数据可能比单纯重启更有效。用户的问题是关于日志的,可能涉及到ZooKeeper存储的元数据问题,单纯重启Ubuntu可能不会清理这些数据,导致问题依旧存在。 引用[3]中的错误“KeeperErrorCode = NoNode for /hbase/master”说明HBase无法找到ZooKeeper中的某个节点,这可能与ZooKeeper的数据不一致有关。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按照引用[2]的方法手动清理ZooKeeper数据并重启服务,而不仅仅是重启整个Ubuntu系统。 关于日志问题,HBase和ZooKeeper的日志通常存储在各自的日志目录中,重启Ubuntu可能会清空临时日志,但持久化的日志文件可能仍然存在。如果日志问题是由于临时性错误或内存泄漏导致的,重启可能会暂时解决问题,但如果是配置错误或数据损坏,则需要更具体的处理。 另外,引用[5]提到在Ubuntu上配置网络和端口访问的问题,如果日志问题与网络配置有关,重启系统可能不会自动修复配置错误,需要手动检查配置文件如hosts和端口设置。 总结一下,用户的问题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日志问题是临时性的,重启可能有效;但若是数据不一致或配置错误,则需要按照正确顺序重启服务,清理ZooKeeper数据,或检查配置文件。建议用户先尝试按正确顺序重启HBase和ZooKeeper,并清理必要的数据,而不是直接重启整个Ubuntu系统。</think>### 关于通过重启Ubuntu解决HBase和ZooKeeper日志问题的分析 #### 1. **重启Ubuntu是否能解决日志问题?** - **临时性问题**:若日志问题由瞬时错误(如内存溢出、临时进程阻塞)引起,重启可能暂时缓解,但需结合服务重启顺序操作[^4]。 - **持久性问题**:若问题由配置错误、数据损坏或节点元数据不一致导致,单纯重启系统无法解决,需针对性清理ZooKeeper数据或修复配置[^2][^3]。 #### 2. **推荐操作步骤** - **步骤1:按顺序关闭服务** ```bash # 先关闭HBase $HBASE_HOME/bin/stop-hbase.sh # 再关闭ZooKeeper(假设使用独立ZooKeeper) $ZOOKEEPER_HOME/bin/zkServer.sh stop # 最后关闭Hadoop(可选,根据日志问题范围) $HADOOP_HOME/sbin/stop-all.sh ``` 注意:关闭顺序错误可能导致元数据残留。 - **步骤2:清理ZooKeeper数据** 删除ZooKeeper数据目录中与HBase相关的节点(保留`myid`文件): ```bash # 示例路径(具体路径需根据配置) rm -rf /path/to/zookeeper/data/version-2/* ``` 此操作可解决因元数据不一致导致的`NoNode`错误。 - **步骤3:重启服务** 按正确顺序启动服务: ```bash # 启动Hadoop(可选) $HADOOP_HOME/sbin/start-all.sh # 启动ZooKeeper $ZOOKEEPER_HOME/bin/zkServer.sh start # 最后启动HBase $HBASE_HOME/bin/start-hbase.sh ``` #### 3. **日志问题定位建议** - **检查HBase日志**:查看`$HBASE_HOME/logs/hbase-*.log`,定位错误类型(如网络超时、节点丢失)。 - **检查ZooKeeper日志**:查看`$ZOOKEEPER_HOME/zookeeper.out`,确认是否因会话过期或数据损坏引发问题。 - **网络配置验证**:通过`netstat -tlpn`确认端口绑定地址是否为`0.0.0.0`(允许外部访问),而非`127.0.0.1`[^5]。 #### 4. **典型场景示例** - **场景1**:日志中频繁出现`Connection refused`。 - **可能原因**:ZooKeeper未启动或端口未开放。 - **解决**:检查ZooKeeper状态,并验证防火墙规则。 - **场景2**:日志提示`NoNode for /hbase/master`。 - **可能原因**:ZooKeeper中HBase元数据丢失。 - **解决**:清理ZooKeeper数据后按顺序重启服务。 ###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