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解,何恺明暗通道先验去雾以及加权最小二乘算法的原理部分,对应代码可在资源处下载。
1暗通道先验去雾模型
公式(1)是常用的雾霭形成模型:
(1)
其中,I(x)为实际拍摄到的有雾视频帧,J(x)为去雾后的原视频帧,A表示全球大气光成分,先对暗原色的亮度进行排序,从中选出暗原色亮度最大的像素的0.1%的值,它们对应原图中所有强度值的最大值即为A;t(x)用来描述太阳光通过媒介投射到摄像机过程中没有被散射的部分,简称透射率图或介质传输率,可表示为(0≤t(x)≤1)。而去雾就是通过I(x)得到J(x)的过程。方程右边的J(x)t(x)叫做直接衰减项,A(1-t(x))则是大气光成分,它反映了大气散射光对成像光强的影响,造成了视频帧的不同程度模糊和色调的偏移。
何恺明等通过大量统计,发现在自然场景视频帧中非天空部分的局部区域里的某些像素点,至少有一个颜色通道的值很低以至趋于0。因此进而他提出了暗通道先验去雾模型,即对任意的自然场景无雾图像J(x),其暗通道满足:
(2)
其中J(x)是无雾图像在RGB三个颜色通道中的暗原色,相对应的I(x)是某一RGB的单色通道的实际有雾帧,在以为中心的局部邻域内,将(2)式带入(1)式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