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dspore框架CycleGAN模型实现图像风格迁移|(三)损失函数计算

Mindspore框架:CycleGAN模型实现图像风格迁移算法

  1. Mindspore框架CycleGAN模型实现图像风格迁移|(一)CycleGAN神经网络模型构建
  2. Mindspore框架CycleGAN模型实现图像风格迁移|(二)实例数据集(苹果2橘子)
  3. Mindspore框架CycleGAN模型实现图像风格迁移|(三)损失函数计算
  4. Mindspore框架CycleGAN模型实现图像风格迁移|(四)CycleGAN模型训练
  5. Mindspore框架CycleGAN模型实现图像风格迁移|(五)CycleGAN模型推理与资源下载

1. 损失函数计算

CycleGAN 网络本质上是由两个镜像对称的 GAN 网络组成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算流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CycleGAN网络运转流程:图中苹果图片 𝑥 经过生成器 𝐺得到伪橘子 𝑌̂ ,然后将伪橘子 𝑌̂ 结果送进生成器 𝐹又产生苹果风格的结果 𝑥̂ ,最后将生成的苹果风格结果 𝑥̂ 与原苹果图片 𝑥一起计算出循环一致损失。

对生成器 𝐺 及其判别器 𝐷𝑌:
x-> 𝐺(𝑥)
目标损失函数定义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 𝐺试图生成看起来与 𝑌 中的图像相似的图像 𝐺(𝑥),而 𝐷𝑌的目标是区分翻译样本 𝐺(𝑥) 和真实样本 𝑦,生成器的目标是最小化这个损失函数以此来对抗判别器。即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生成器G到F
x-> 𝐺(𝑥) ->F( 𝐺(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循环损失计算,会捕捉这样的直觉,即如果我们从一个域转换到另一个域,然后再转换回来,我们应该到达我们开始的地方。

2.损失函数实现

# GAN网络损失函数,这里最后一层不使用sigmoid函数
loss_fn = nn.MSELoss(reduction='mean')
l1_loss = nn.L1Loss("mean")

def gan_loss(predict, target):
    target = ops.ones_like(predict) * target
    loss = loss_fn(predict, target)
    return loss

生成器网络和判别器网络的优化器:

# 构建生成器优化器
optimizer_rg_a = nn.Adam(net_rg_a.trainable_params(), learning_rate=0.0002, beta1=0.5)
optimizer_rg_b = nn.Adam(net_rg_b.trainable_params(), learning_rate=0.0002, beta1=0.5)
# 构建判别器优化器
optimizer_d_a = nn.Adam(net_d_a.trainable_params(), learning_rate=0.0002, beta1=0.5)
optimizer_d_b = nn.Adam(net_d_b.trainable_params(), learning_rate=0.0002,
<think>好的,用户想知道在CycleGAN图像风格迁移模型中,sigmoid激活函数具体应用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首先,我得回忆一下CycleGAN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生成器和判别器的组成部分。根据引用资料,CycleGAN包含生成器和判别器,生成器负责转换图像,判别器则判断其真实性。 Sigmoid函数通常用于将输出压缩到0到1之间,这在二分类问题中非常有用,比如判别器的输出。可能判别器的最后一层会使用sigmoid来生成概率值,表示输入图像是真实还是生成的概率。此外,生成器通常使用tanh作为最后的激活函数,将像素值归一化到[-1,1],所以sigmoid可能不会用在生成器的输出层。不过需要确认是否有特殊情况。 接下来查看引用内容,引用[4]提到判别器DY的目标是区分生成样本G(x)和真实样本y,生成器G的目标是最小化对抗损失。这里对抗损失可能涉及二元交叉熵,而二元交叉熵通常搭配sigmoid使用。因此,判别器的最后一层可能使用sigmoid激活函数来计算概率。 另外,在生成器中,根据常见的架构,如Unet结构,中间层可能使用ReLU或LeakyReLU,而输出层使用tanh。但如果有其他处理,比如需要将输出限制在0到1之间,可能会用sigmoid,不过CycleGAN通常输出归一化到[-1,1],所以可能不适用。 总结起来,sigmoid主要用在判别器的最后一层,用于输出概率。需要具体说明在CycleGAN的判别器结构中,如何应用sigmoid,比如在定义判别器的网络层时,最后一层添加sigmoid激活函数。同时,结合引用中的代码示例,比如引用[5]中的MindSpore代码,可能涉及数据预处理,但sigmoid更多是在模型结构中使用。 最后,用户可能还想知道为什么选择sigmoid而不是其他激活函数,比如二分类任务的常见做法,以及如何确保训练稳定性。这些可以作为相关问题提出,帮助用户进一步理解。</think>在CycleGAN模型中,Sigmoid激活函数主要应用于**判别器网络(Discriminator)的输出层**,用于将判别结果映射到$[0,1]$区间,表示输入图像属于真实图像的概率[^4]。 ### 具体应用位置及方法: 1. **判别器输出层**: - **作用**:判别器的目标是区分生成图像与真实图像,属于二分类任务。Sigmoid函数将判别器最后一层输出的原始值转换为概率值,公式为: $$ \sigma(z) = \frac{1}{1 + e^{-z}} $$ - **实现示例**(伪代码): ```python class Discriminato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conv_layers = ... # 卷积层定义 self.final_conv = nn.Conv2d(64, 1, kernel_size=4) self.sigmoid = nn.Sigmoid()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conv_layers(x) x = self.final_conv(x) return self.sigmoid(x) ``` 2. **生成器中不使用Sigmoid**: - 生成器(如UNet结构)的输出层通常使用$\tanh$函数,将像素值约束到$[-1,1]$,与输入图像的归一化范围一致[^3][^4]。 ### 训练中的损失函数结合: 判别器的输出概率通过二元交叉熵损失(BCE Loss)计算,公式为: $$ L_{\text{adv}} = -\mathbb{E}_y[\log D_Y(y)] - \mathbb{E}_x[\log(1 - D_Y(G(x)))] $$ 其中$D_Y$的输出通过Sigmoid生成概率值,确保梯度稳定。 ### 注意事项: - Sigmoid可能导致梯度消失,需配合归一化层(如BatchNorm)和合适的初始化方法(如Xavier初始化)使用; - 在MindSpore框架中,可通过`mindspore.nn.Sigmoid()`直接调用该激活函数[^5]。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柏常青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