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级指针的野指针问题
struct student
{
char * name;
int score;
}stu, *pstu;
int main(void)
{
strcpy(stu.name, "Jimy");
stu.score = 99;
return 0;
}
这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定义了结构体变量stu,但结构体内部的char * name在定义结构体时只是为其分配了4字节的内存,没有指向一个合法的地址,这时其指针指向的区域只是一些乱码,有事还没有访问权限。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野指针,它是许多程序bug的根源。
为了避免出现野指针,通常我们需要将指针初始化为NULL,用完后也为其赋值为NULL。
结构体成员指针往往会被我们忽视,注意它也需要初始化,且需要为结构体指针分配足够的内存,真是就用到了malloc这个宏,使用方法如下:
给指针变量赋初值:
方法一:char * p = (char * )malloc(sizeof(char));
方法二:char * p = NULL;
给数组赋初值:
方法一: int a[10] = {0};
方法二: memset(a, 0, sizeof(a));
memset函数有3个参数:第一个是要被设置的内存起始地址;第二个是要被设置的值;第三个是要被设置的内存大小,单位为字节;
给结构体指针赋初值:
方法一: pstu = (struct student *)malloc(sizeof(struct student));
常见错误: pstu = (struct student *)malloc(sizeof(struct student *));
为了避免出现野指针,在程序的debug版本里可以如下处理:
在函数的入口处使用assert(NULL != p)对参数进行校验。或者用if(NULL != p)来校验。它会提醒我们有没有初始化指针,起到定位错误的功能。
assert是个宏,它后面括号里的条件若不满足,则程序终止运行并提示出错。
使用完指针后务必记得释放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否则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又改变了指针的值,使其变成了野指针!
这里就需要free(p)这个函数的帮忙了,它可以切断指针与指向内存的联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free对于同一指针变量只能使用一次。不然会导致出错或者内存泄漏。
释放完内存后另指针的值变为NULL!
如下:
free(p);
p = NULL;
2.二级指针的野指针问题
二级指针:指向指针变量的指针
例如:A指向B、B指向C的指向关系中,如果A、B、C都是变量,即C是普通变量,B是一级指针变量,其中存放着C的地址,A是二级指针变量,其中存放着B的
地址,则这3个变量分别在内存中占据各自的存储单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图所示,相互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并不重要.此时,B是一级指针变量,B的值(即C
的地址)是一级指针数据;A是二级指针变量,A的值(即B的地址)是二级指针数据,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