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学习再学习(转)

本文探讨了学习的重要性,强调学习是意识问题和一辈子的事业。作者提出了选书的基本原则,如关注出版社、作者、版次等,并提倡精读。同时,文章介绍了利用Google进行高效搜索的技巧,如使用“本尊”、优先使用英文关键词等。此外,作者还强调了培养记忆力和重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能力是可以打磨和提升的。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ttp://lixiaolai.com/alpha/on-learning/

学习学习再学习

Table of Contents
  • 前言
    a) 关于《学习学习再学习》
    b) 写作风格
    1. 学习是意识问题
    2. 成功需要先例
    3.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4. 专家心态
    5. 读书只有一种:精读
    6. 选书基本原则
    6.1 出版社
    6.2 作者
    6.3 版次
    6.4 印次
    6.5 印数
    6.6 “编”与“著”
    6.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6.8 索引(Index)
    6.9 优选英文书
    6.10 尽量不读译作
    6.11 花点时间去读书评
    6.12 看看牛人在读什么
    7. 网络内容质量判断
    8. Google
    8.1 使用“本尊”
    8.2 优先使用英文关键字搜索
    8.3 基本技巧
    8.3.a 加号
    8.3.b 引号
    8.4.c 减号
    8.3.d 星号
    8.3.e 波浪号
    8.4 高级技巧
    8.4.a 站内搜索
    8.4.b 定制搜索
    9. 培养自己的记忆力
    9.1 小心先进的工具消磨你的记忆能力
    9.2 “死记硬背”确实走不了多远
    9.3 “牢记”最终只是习惯而已
    10. 重视基础
    10.1 概念
    10.2 最大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10.3. 重视观念与思考模式
    10.4 基础只靠一样东西:练
    10.5 认真仔细是护身符
    11. 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足够的信心
    12. 独特的学习方法可能并不怎么样
    13. 知识结构
    13.1 线性结构
    13.2 分支结构
    13.3 交叉结构
    13.4 递归结构

前言

摘录

就好像“学习其实只不过是意识问题”一样,勤于记忆其实只不过是一种习惯。有这个习惯的人,会自然而然地去做,且不觉得辛苦——实际上真的没什么辛苦,那只是与平日里走路一样的正常活动而已。而没有这个习惯的人,会有各种各样的抵触、抱怨,而且还会拿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抵抗——并且肯定是听起来颇有道理。嗯,很多人需要自我催眠。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话很多人没彻底看懂。这句话更多透露的其实是师傅的无奈。师傅能做的,其实就那么多,他也想做后面的事情,可实际上真的无奈。老师其实是一个“自伤”的职业——做老师,往往意味着停滞不前,做一盏路灯,照亮别人前行的路。当然,这也是为什么老师群体里庸才更多、格外多的根本原因。所以,自学是王道,自己进门,自己修行——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a) 关于《学习学习再学习》

距离写《管理我的时间》(后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已经有5年左右了(2007.03),而《把时间当做朋友》也在书市上卖了三年多了(2009.06)……时间真快。

一个念头从孕育到出生——通常孕育的过程自己并不知道,基本都是“意外受孕”;而从出生到成熟,却需要很长很长时间——也因为有意识而辛苦。

现在,这个念头还不是很成熟,但我决定开始写了:《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并不是老生常谈,这句话里的三个“学习”,词性分别是:学习(v.)学习(n.)再学习(v.)。

也就是说,学习(n.&v.)本身就是需要学习的。我们常常说某某人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那这种能力必然是习得练得的,因为智商多少可以遗传,而学习能力只能靠后天获得。所以,想要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life-long learner),就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样,必须先去打磨学习能力。又,学习(n.&v.)本身也必须在学习(v.)的过程中打磨:因为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实践(learning by doing)。

所以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b) 写作风格

以下是我自己为该系列所定的写作风格,将努力遵守之:

  • 简洁
  • 朴素
  • 深入
  • 实用

1. 学习是意识问题

拿开车做个类比,一个人就算买来最贵的车,拥有最高级、最完善的安全设备,可如若他没有“安全意识”的话,那些外在的东西其实统统没用。

曾听一朋友转述一场车祸:他坐着新买的宝马X5在高速上被人追尾……他的司机很有经验,下了车,没有任何犹豫,拖着我那朋友迅速爬过栏杆离开公路……一分钟都不到的时间里,后面的车冲过来,撞上,再后面还有车撞上来,他们俩的车都直接报废了……对我那位朋友来说,这体验就是“死里逃生”——他根本就没有那个意识,当时还心疼车,下了车还想骂人,若不是他的司机二话不说就把他拖出高速公路,那岂不是车毁了人也要亡?幸亏那位司机有足够的“安全意识”!

意识问题”就是如此重要,有没有那个“意识”往往产生天壤之别。同样,在关键时刻,有学习意识的人,与没有学习意识、或者学习意识相对比较弱的人,总是有着天壤之别,无论是在选择上,还是在行动上,都是如此。人生就是由选择与行动构成,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此巨大,也就并不奇怪了。

2. 成功需要先例

学过、学好、学精一样东西很重要。如果你成功过,下一次你将更容易成功,因为上一次成功为你积累了真正的经验。学习这事儿也一样,如果你学成、学精过某样东西,那过程、那结果,将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很多人之所以可悲,就是因为到了这般田地,到了这般岁数,从未学成、学精过任何东西……所以,他们永远只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却从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也没有任何可供参照的过往经验——牢牢地被套在死循环当中:成功的人会越来越成功,失败者会被失败所禁锢。

很多的时候,它确实就是死循环。然而,也有一些时候,还是有机会跳出来的:从现在开始玩命学会一样东西,学好、学精——这是第一桶金

3.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一旦学好、学成过什么事情,人就会自然拥有学习的习惯。这时候,所谓的学习跟吃饭没什么区别。一段时间不学,脑子就饿。学点什么就很开心,就跟吃饱了很满足一样。跟吃饭不一样的是,胃的容量基本上是恒定的——变化幅度没多大;可脑子却不一样,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消化能力会越来越强,更重要的是,脑子的容量几乎无限——并且,跟胃还不一样的是,脑子不需要排泄,只会不断创造。学习是红舞鞋,穿上了就开始跳舞,停不下来。不累,欢乐。

4. 专家心态

有一种思考模式,叫做“从结果开始倒推”。电影导演经常要这么做:“为了有一个凄美的结局,都应该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学习的时候,也常常需要这么做。为了终有一天成为一个“专家”(Professional) ,那应该做哪些事呢?第一件事就是要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成为专家。

这样,就能从一开始就有专家心态:高要求对待自己。做事不对付,学东西不马虎,有大局感,循规蹈矩的同时又有自己的原则且不打折扣地坚守,这就是专家。

培养、固化这种心态很重要。技能是需要一点一点积累的,但心态却可以提前拥有,并且,这提前拥有的心态一定会加速此后的努力、催化随之而来的进步。

5. 读书只有一种:精读

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如此:快速阅读并不存在,泛读毫无用处——我可以用一本书解释这句话,可没必要,懂的自然就会接受,不开窍的,看到这里应该自动离开了。

很小的时候(大概六七岁),我母亲看我翻一本书,问,“你看什么呐?翻得那么快!”

“嗨!这种书,随便翻翻不就可以了嘛!” 我不知轻重。

接下来我听到了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记了一辈子的话:“随便看看就可以的书,你看它干嘛?”

要读就读好书,读好书就要一个字不差。 这是原则,铁打的——专家都知道。

6. 选书基本原则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