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IT 方法

DoIT是一种确保项目成功的方法,强调设计的重要性。它分为三个步骤:设计(Do)、实施(I)、测试(T)。设计阶段占整体工作的一半,旨在通过发散思维找到最优方案;实施阶段快速解决问题;测试阶段确保产品符合设计。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什么是 Do IT

Do IT 方法针对的问题是,如何为一个人做一个东西。Do IT 是三个单词的缩写。

  • Design 设计出完美(O用圆来指代完美)解决方案
  • Implement 根据设计去实施解决方案
  • Test 按照设计去测试所实施的解决方案

为什么要 Do IT

我的经历告诉我,很多东西没有做好,就是这三个重要的环节中的某一个出了问题。而且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东西没有做好,就是在 Do 上没有做好。很多时候,做东西的人将大量精力放在 I 或者 T 上,不知道一旦 Do 错,那就都错了。

本篇虽然讲的是 Do IT。其实讲的是最关键的 Do。只是,在做完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仅只需要 Do 就可以了,还需要去 I 去 T。从而组成完整的 Do IT。

Do

Do 占了四个字母的两个(一半),指示其在整个制作环节中的重要性。在整个制作环节中,Do 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有一半时间。

字母 D 从上到下的实体是由小到大,再由大变小的过程,指示 Do 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从一个简单的想法(问题),通过发散思维(如头脑风暴)引申出多种想法(关联问题),然后得到多种设计(解决方案),最终经过优选得到一种最佳的设计(解决方案)。

字母 o 是一个完整的圆。这表明了设计所要达到的程度(什么样的设计才算是完成的设计)。由这个圆,可以联想到如:自圆其说、八面圆通、破镜重圆、功行圆满等词。这基本上概括了一个完美的设计所要达到的要求。换句抽象的话来讲,就是:概念的完整性。

什么是概念的完整性,一个具体概念的完整性的系统,其内部不会自相矛盾,概念内部可以相互支持,相互依赖。从而构成和谐的统一。

I

I 是四个字母中占用空间最小的一个字母,指示其在整个制作环节中居于最次要的地位。在整个制作环节中,I 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是最少的。

字母 I 从上到下很直接了当,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所以可以是最快做完的。之所以是可以最快做完,因为在 Do 中已经把所有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如,在 I 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果遇到了,怎么处理等。如果 Do 不解决这样的问题,势必让 I 的过程变得异常困难,从而反过来说明 Do 没有完美地考虑 I 是不是可以真的把东西给 I 出来(即 Do 没有达到其完成的标准)。

这里就解决了很多直观的感觉,很多直观的感觉认为,做事才是最难最耗费时间的,殊不知,那真是因为在直接做事之前,没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只好在做事的时候临时去支离破碎地考虑解决方案,那当然会导致做事(I)的时间变长。

T

T 比 I 所占用的空间要大一些,指示其在整个制作环节中的地位高于 I。在整个制作环节中,T 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高于 I。

T 是一根横线加一个 I,表明

  1. T 包含了 I。即测试包含了实现。T(测试)出 I(实现)有问题,需要再去 I(实现)。
  2. T 也是 I。即测试也是实现。测试与实现都是在完成 Do 出来的完美设计。这个设计的完成需要 IT(由设计变为实际的功用,统称实现)。

Do IT 方法示例

家里停电了

在家里呆着,突然停电了。

停电这样的事件引发了问题,为了更多的了解问题,考虑可能的原因:

  • 接入口保险丝启动保险
  • 家里可能短路
  • 别人家里短路造成一个区域都停电
  • 供电局计划内停电

然后对可能的原因组织:

  1. 家里的问题
  2. 家里保险丝启动保险
    1. 短路
    2. 电器负载过高
  3. 区域的问题
  4. 别人家引起一个区域内停电
  5. 供电局计划内停电

然后形成一个解决方案:

  1. 出门看看是不是整个区域都停电了
    1. 如果是,就等待
  2. 如果不是,先看看保险丝是不是已经启动保险(有几个地方的保险丝)
  3. 打开保险,如果立刻就停电了,那就短路,要修理了
  4. 打开保险,如果没有立刻停电,可能是电器开得太多,那就开少一点

接下来就是实施,在实施的时候要一步步地看自己的判断是不是正确。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过程是很快的,几乎想都不用想,以上是为了举例而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情。

做一个软件项目

本人的行业是 IT 行业,做项目是不可少的。如果来一个项目要做,大概是这样的:

  1. 了解用户问题,用户期望通过这个项目得到哪些便利。为了深入了解用户目前的业务习惯,需要多方面去交流。
  2. 整理用户的问题,可以分成几块,确定不同问题的优先级
  3. 根据整理,给出一个设计,在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要让用户问题得到完美解决,还要考虑在实施的时候,会有哪些技术难点,并将技术难点都在这个阶段进行验证和解决
  4. 做一个示例让用户去体验一下
  5. 根据所有的设计,整理出一个文档(用户使用规范)。在这个文档里面,明确地定义出一个用户与软件的交互接口,用户可以知道怎么去使用这个接口,开发人员也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个接口。
  6. 开发人员去实现,同时测试跟上。((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能对一些问题需要重新考虑,此时需要相应地更新《用户使用规范》,由于之前用户已经对示例进行过体验,所以产生巨大改变的可能性比较小))
  7. 交付项目,后期维护项目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22ca96b7bd39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自动化构建与发布是提升开发效率和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Jenkins Pipeline作为一种强大的自动化工具,能够有效助力Java项目的快速构建、测试及部署。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Jenkins Pipeline实现Java项目的自动化构建与发布。 Jenkins Pipeline简介 Jenkins Pipeline是运行在Jenkins上的一套工作流框架,它将原本分散在单个或多个节点上独立运行的任务串联起来,实现复杂流程的编排与可视化。它是Jenkins 2.X的核心特性之一,推动了Jenkins从持续集成(CI)向持续交付(CD)及DevOps的转变。 创建Pipeline项目 要使用Jenkins Pipeline自动化构建发布Java项目,首先需要创建Pipeline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登录Jenkins,点击“新建项”,选择“Pipeline”。 输入项目名称和描述,点击“确定”。 在Pipeline脚本中定义项目字典、发版脚本和预发布脚本。 编写Pipeline脚本 Pipeline脚本是Jenkins Pipeline的核心,用于定义自动化构建和发布的流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ipeline脚本示例: 在上述脚本中,定义了四个阶段:Checkout、Build、Push package和Deploy/Rollback。每个阶段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和调整。 通过Jenkins Pipeline自动化构建发布Java项目,可以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项目质量。借助Pipeline,我们能够轻松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