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文是根据去年本人参加锐捷ICT大赛并获得全国季军的经验编写的备赛思路,希望能够对各位同学带来一定的帮助。在本文中,我将从竞赛规则、涉及的知识点、备赛流程、答题思路出发进行讲述。
二、竞赛规则
竞赛规则以官网为准,这里只根据从官网的东西简单介绍一下,还是建议大家去官网看一下:
本次大赛为初赛、总决赛两轮制;其中,初赛为大区赛,比赛形式为在线笔试,初赛晋级队伍参加全国总决赛;总决赛比赛形式为机试。
(一)初赛:
晋级规则:大区初赛总成绩排名前6组晋级全国总决赛。
证书加分:RCNA加5分、RCNP加10分、RCIE加15分。(团队成员证书可累计加分,同一成员持有多个证书者,加分分数以最高等级证书为准)
队伍分数计算:
(二)全国决赛:
参赛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同一套机试试题,考试完成后提交一份汇总的答案,满分为100分;
总决赛分数计算:
三、涉及的知识点
从竞赛的官网可以看出,本次的大赛范围包括路由技术、交换技术、安全技术(VPN、接入安全等)、无线技术、网络规划设计、故障排查与解决几大部分。
以下仅是一些可能的考核点,具体的内容和难度会根据比赛的阶段和级别而有所不同,去年不论是省赛还是国赛都有赛前培训、赛前说明会,需要特别关心。
(一)“网络规划设计”和“故障排查”
根据去年的经验(仅仅是根据去年的经验,不代表今年的题型一定是这样的),这个比赛范围中的“网络规划设计”和“故障排查”是指的两种题型。
在选择题中,“网络规划设计”表现为使用哪种协议、使用什么技术进行规划、IP地址怎么划分等;而“故障排查”则表示是给出一个网络环境,给出错误现象,然后去选择排查思路。
在操作题中,“网络规划设计”则是给出网络拓扑并根据需求进行配置,而“故障排查”则是给出全部的配置,但存在错误的配置导致了需求没有实现,要求找出错误的配置并进行修改。
(二)路由技术与交换技术
根据去年经验(仅仅是根据去年的经验,不代表今年的题型一定是这样的),路由与交换技术会是比赛中的重点部分。
对于路由技术而言,可能会考察的知识点如下:
① 路由协议:了解不同的路由协议,如静态、OSPF、BGP、EIGRP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此外,以下内容比较容易混淆,需要特别记忆:
OSPF中各类LSA的作用、OSPF中的各类数据报文是怎么建立邻居、怎么进行转发的、各类OSPF区域对于LSA的处理、OSPF及RIP的双点双向的引入、三层防环等。
各个路由协议应当好好看看,因为三层中的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很依赖于路由协议的。
路由协议很关键!!!
路由协议很关键!!!
路由协议很关键!!!
② 路由表:理解路由表的结构和内容,包括网络地址、下一跳信息、度量值等,了解如何查找和配置路由表。
③ 路由器配置和操作: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命令,包括设置接口、配置IP地址、启用和禁用路由协议等,理解路由器的各种功能与选项。
④ 路由路径选择:了解不同的路径选择算法,如最短路径优先、路径跳数限制等,以及如何基于这些算法选择最佳路径。
⑤ 路由的优化方法:了解路由网络的性能优化方法,如路由聚合、路由过滤、负载均衡等,以提高路由器和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⑥ IPv6路由:IPv6产生的背景、IPv6报文格式、IPv6的编址,包括: IPv6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任播地址。ICMPv6以及邻居发现协议(NDP)的报文格式、内容和机制。
⑦ DHCP:DHCP的基本原理、配置方式、DHCP中继等。
对于交换技术可能会考察的知识点如下:
① 以太网基础知识:了解以太网的发展历史、标准和规范,如IEEE 802.3标准。
② 交换机基本原理:理解交换机的作用和功能,包括收发数据帧、学习MAC地址、建立转发表等。
③ MAC地址和MAC表:掌握MAC地址的概念和结构,了解交换机如何学习和维护MAC地址与端口的映射关系。
④ 广播和单播:理解广播帧和单播帧的区别,了解二层交换网络中如何处理广播帧。
⑤ 交换过程:了解交换机的转发过程,包括接收数据帧、查找MAC表、决定目标端口和转发数据帧等。
⑥ 交换机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的交换机,如传统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堆叠交换机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⑦ 冲突域和广播域:理解碰撞域和广播域的概念,了解交换机如何解决碰撞问题、隔离广播域等。
⑧ 交换机端口配置:掌握交换机端口的配置和管理,包括端口模式、速率和双工设置、VLAN配置等。
⑨ 按源端口学习和按目标端口学习:了解交换机的学习方式,包括按源端口学习和按目标端口学习的区别和优缺点。
最后再强调一下,路由与交换是去年比赛的重点部分,其他的安全技术、无线技术基本上都是需要路由与交换技术作为底层通信作为基础的,如果路由与交换技术掌握不好,其他的技术即使做出来,也极大可能不出效果,所以一定要重点关注!!!
(三)安全技术(VPN、接入安全等)
安全技术估计考的不会很多,但是至少会出现一种类型VPN,虽然安全技术考的不多,但VPN的分数占比应该也不会很低,此外DHCP SNOOPING、交换机接口安全等应该也会考到。
下面是几种比较常考的VPN技术:
① MPLS VPN
去年国赛就考到了MPLS VPN技术,需要了解MPLS VPN的技术原理、MPLS原理、主要还是配置方法,特别是Option A、Option B、OptionC1、OptionC2等。
② IPsec VPN
IPsec VPN主要包括原理、配置等,去年没考,今年不一定。特别是配置方法,IPsec一般会结合GRE Tunnel进行考察,可以看一下。
(四)无线技术
无线技术去年省赛时有几个题涉及到了,国赛直接没考,但是今年放在大纲里了,我推测一下可能考的内容,但是不作保证。
可能会考察AC+AP的配置方式、旁挂式组网、WLAN的基本原理等,因为这一部分我接触的也不是很深入,具体的技术请大家自行查阅一下。
四、备赛流程
从我个人而言,建议大家从理论部分和实操部分同时相互验证进行备赛。因为理论和实操能够互相验证,并且理论和实操在竞赛过程中同样是需要进行分数计算的。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决赛中理论部分的占比是30%,需要注意,初赛的满分是300分,而决赛只有100分,实际的占比接近五五开。
可以有以下几个流程:
① 确定学习的重点:请结合以上的知识点,由占比重到轻进行学习。
② 学习理论知识:学习以上知识点的理论知识,掌握原理、思路、优缺点,并比较各类技术。
③ 进行实操的练习:可以先搭建一个小的环境进行练习。
④ 搭建较大的拓扑:在基本的知识点都掌握完成后,可以搭建一个比较大的拓扑,自己给出需求,自己写一下配置试试。
将以上的备赛思路应用到对上述网络技术的学习中,基本上对于各个技术都能够比较好地进行掌握。
至于想要系统性地进行学习的,我推荐四种方式:
① 报名机构:
可以找一下锐捷在省内的官方授权机构或者竞赛的承办方(如果承办方是机构的话)进行学习,这个的优点是线下统一学习能够掌握的比较好,而且可能具备很好的系统性,对于竞赛中的知识点也能够很透彻地讲解,有什么问题也能够及时得到回复,当然,肯定会有相对较大的经济支出。
② 相关视频网站搜索
比如某B上也有很多系统的课程,给几个关键词“RCNA”、“RCNP”、“RCIE”。
③ 官网查找资料:
当然,也可以从官网上学习下基础知识,及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可以自己学习一下,系统的课程也可以。
技术基础课程-锐捷网络 (ruijie.com.cn)https://www.ruijie.com.cn/fw/course/3801/
④ 优快云等博客网站上进行查找
也可搜索以上几个关键词,当然,目前优快云等博客网站上有关锐捷认证的文章可能偏少,也可看一下华为、思科、华三的文章,技术都是互通的。我本人也有有关的技术专栏,不过是关于华为、思科的较多,也可以看一下,重点看(路由交换、网络系统集成、HCIA、HCIP、HCIE部分)。
朔方鸟的博客_优快云博客-笔记,实验,HCIP 路由交换/数通领域博主https://blog.youkuaiyun.com/as12138?spm=1010.2135.3001.5343
我本人比较推荐的是这四种方式结合着来,这四种方式的系统性是由高到低依次减弱的,但是对于相同的问题,可能需要多方的查找、询问才能找到解决方案或者原理,而且多一种思路就代表着比赛时多一种应对方式。
五、答题思路
鉴于本次比赛包括初赛和决赛构成,而初赛则主要包括理论部分、决赛主要包括上机部分,我将从这两部分出发进行讲解。
(一)理论部分
理论部分影响着初赛晋级以及在决赛的占比,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决赛中理论部分的占比是30%,需要注意,初赛的满分是300分,而决赛只有100分,实际的占比接近五五开。因此也需要重点关注,在答题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部分(当然,以下都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已经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如果不了解,请自己提前准备好蒙题技巧):
① 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的要求和内容,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
② 分析选项:仔细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异,找出选项之间的区别。
③ 排除错误选项:逐个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可选范围。
④ 结合知识点:运用自己的网络知识和经验,结合题目中的情景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选项。
⑤ 注意细节:留意题目中的细节信息,如特定的协议、特殊的配置要求等。
(二)上机部分
(1)故障排查题:
① 仔细分析问题描述:理解问题的具体表现、故障现象和受影响的设备。
② 根据经验直接排查:请在比赛前做好充足的练习,尽可能地熟悉各种错误类型,如果比赛出现,直接去找错点即可,如果这个做不到,请看下面的思路。
③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命令: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命令进行故障排查,如ping、tracert等,因为在排障过程中是不允许调用外部排障软件的(至少去年是的),所以这些命令一定要掌握。
另外,去年进行trcaert时,模拟器出现了bug导致tracert后无法退出,万一出现这种情况,请及时跟组委会沟通。
tracert的退出指令主要有:
ctrl+z、ctrl+c、ctrl+v、ctrl+x、ctrl+shif+6,都试试。
③ 分步排查:按照逻辑顺序逐步检查网络环境、设备配置和连通性等,通过排除一步一步缩小故障范围。
(2)网络配置题:
① 理解配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要求的配置内容和期望的结果。
② 编写配置命令:根据题目要求,编写相应的配置命令,如路由器的接口配置、VLAN配置、ACL配置等。
③ 检查和验证配置:根据题目要求,使用适当的命令和工具,检查和验证所配置的网络环境,确保所配置的功能正常运行。
④ 注意问题细节:注意配置命令的正确格式和参数设置,避免疏漏和错误,特别是对于路由策略的命名等,虽然去年的比赛没有出现这个问题,但是在我去华为进行HCIE考试时,因为“PRE”写成了“PER”,导致了需求没有实现,排错进行了好久才查出来,所以各位一定注意!!!
⑤ 理解配置影响和相互关系:考虑配置修改会对网络环境和其他设备产生的影响,以及配置项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