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编程杂谈
文章平均质量分 87
谈一谈不同平台C/C++网络编程时的模式和问题
napu_sh
半路出家的机械师
展开
-
网络编程之 Socket的模式(四) --- “Window网络I/O模型” 续
1. Windows下的异步I/O 在接下来讨论"Overlapped I/O 事件通知模型"、"Overlapped I/O 完成例程模型"、"IOCP模型"之前,先来看一下Windows的Overlapped I/O,它实际上对应于"网络编程之 Socket的模式(二) --- Linux网络I/O模型"里的异步I/O(asynchronous I/O或者nonb原创 2013-11-11 12:20:58 · 3079 阅读 · 2 评论 -
网络编程之 Socket的模式(三) --- “Window网络I/O模型”
1. Window下网络I/O模型 Window系统提供了另外一些网络模型,除了兼容Linux上的阻塞式I/O模型、非阻塞式I/O模型、I/O复用模型(只兼容select)外,还包括了WSAAsyncSelect模型、WSAEventSelect模型、Overlapped I/O 事件通知模型、Overlapped I/O 完成例程模型、IOCP模型。对于与Linux类似的网络原创 2013-10-31 12:10:31 · 2325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编程之 Socket的模式(二) --- “Linux网络I/O模型”
1. Linux下网络I/O模型 对于Linux系统,Richard Stevens在中提到了5种网络I/O模型(下面的图也来自于这本书),分别是: 1. 阻塞式I/O模型 2. 非阻塞I/O模型 3. I/O复用模型 4. 信号驱动I/O模型 5. 异步I/O模型2原创 2013-10-21 12:10:47 · 2723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编程之 Socket的模式(一) --- “阻塞/非阻塞” 与 “同步/异步”
1. 阻塞/非阻塞 对于网络编程而言,Socket模式是开发者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对于Socket的操作,可以分为阻塞模式和非阻塞模式两种。在两种不同模式下,同一个Socket函数的表现可能完全不同,所以必须引起开发者的注意。 在解释阻塞(blocking)和非阻塞(non-blocking)之前,先看另外一对相对的词语,"同步"(synchronous)原创 2013-10-17 12:11:02 · 2928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编程之 Socket函数 (二)
1. 概述 在《网络编程之 socket函数 (一)》 中所讲到的所有socket函数并不涉及设置socket属性,而只是定义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socket流程。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使用流程如下: 客户端: socket()->connect()->send()/recv()->close()原创 2013-09-26 22:39:51 · 2169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编程之 Socket函数 (一)
1. 概述 在网络协议中,分层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各层协议分工明确,各干各事。在现实世界中,IP网际层的实现分布在路由器和各种PC终端中,TCP传输层的实现则存在于PC终端。换句话说,路由器只实现IP协议,而终端PC的操作系统同时实现了IP和TCP层协议。为了让开发者实现各种应用程序,不同的操作系统都会提供了一组socket函数,供开发者使用。通过socket函数,开发者能够进原创 2013-09-25 15:04:03 · 222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 读书笔记(六) 协议比较
这里所讲的协议比较主要是指协议格式的比较。理论上来说,数据链路层,网际层,传输层的用途和目的各不相同,协议的实现自然也不相同,比较起来意义不大。但是把它们罗列放在一起后,各自的特点和协议的目的就更加的明显。协议名层次目标地址源地址校验方式负载类型报文头长度以太网协议原创 2013-09-20 16:26:56 · 1728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 读书笔记(五) 其他杂项
3. 以太网结构和现实的物理实现3.1 物理器件适配器(Adapter):即网卡,计算机与外界局域网的链接即通过适配器。在适配器上装有处理器和存储器(包括RAM和ROM)。适配器和局域网之间的通讯是通过电缆或者双绞线以串行传输方式进行,而适配器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则是通过计算机主机板上的I/O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进行。因此,适配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进行数据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的转换。由于网络上原创 2013-09-02 11:26:42 · 2318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 读书笔记(四) 运输层
运输层运输层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层次。运输层中最重要的协议包括:UDP和TCP。TCP比UDP复杂的多,它是面对连接的可靠服务,包括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等一些特殊机制。运输层协议概述进程之间的通信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的功能进行原创 2013-08-31 07:38:02 · 5120 阅读 · 1 评论 -
《计算机网络》 读书笔记(三) 网络层
3. 网络层 网络层设计思想: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也就是IP数据报)独立发送,与其前后的分组无关(不进行编号)。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也就是说,所传输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即不按序到达终点),当然也不保证分组交付的时限。由于传输网络不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服务,这就原创 2013-08-25 19:00:48 · 3238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 读书笔记(二) 协议概述及链路层描述
记得以前学习网络知识的时候,看过几本书,受益匪浅。其中论述TCP/IP协议的,除了的,就是W.Richard Stevens的了。之后工作中也陆陆续续的间或有网络项目,便一直以为自己对协议栈很了解。直到某天碰到网络故障时,遇到问题不解,重新拿起书后,才发现很多细节之处已经遗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就有了这篇的读书笔记。1. 协议概述 TCP/IP 网络模原创 2013-08-25 19:00:14 · 254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 读书笔记(一)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记得以前学习网络知识的时候,看过几本书,受益匪浅。其中论述TCP/IP协议的,除了的,就是W.Richard Stevens的了。之后工作中也陆陆续续的间或有网络项目,便一直以为自己对协议栈很了解。直到某天碰到网络故障时,遇到问题不解,重新拿起书后,才发现很多细节之处已经遗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于是就有了这篇的读书笔记。1.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TCP发送原创 2013-08-25 18:58:19 · 3906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