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
napu_sh
半路出家的机械师
展开
-
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数学篇(一)
转自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0111在现代数学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外行误解的词汇:信号 (signal)。当数学家们说起「一个信号」的时候,他们脑海中想到的并不是交通指示灯所发出的闪烁光芒或者手机屏幕顶部的天线图案,而是一段可以具体数字化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可以是图像,也可是遥感测量数据。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函数,定义在通常的一维或者多维空间之转载 2012-01-17 10:40:55 · 2395 阅读 · 0 评论 -
谷歌背后的数学
转自 http://www.changhai.org/articles/technology/misc/google_math.php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 有一家家喻户晓的公司, 它自 1998 年问世以来,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声誉鹊起, 不仅超越了所有竞争对手, 而且彻底改观了整个互联网的生态。 这家公司就是当今互联网上的第一搜索引擎: 谷歌 (Google)。在这样转载 2012-01-18 22:52:52 · 1834 阅读 · 0 评论 -
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下)
转自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77386作 者: rickjin(靳志辉“Ÿ)校 对: 汤涛,香港浸会大学数学讲座教授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上)六、开疆扩土,正态分布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初,随着拉普拉斯中心极限定理的建立与高斯正态误差理论的问世,正态分布开始崭露头角,逐步在近代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中大放异彩。在概转载 2013-03-12 20:58:41 · 1644 阅读 · 0 评论 -
正态分布的前世今生(上)
转自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76501作 者: rickjin(靳志辉“Ÿ)校 对: 汤涛,香港浸会大学数学讲座教授神说,要有正态分布,就有了正态分布。神看正态分布是好的,就让随机误差就服从了正态分布。创世纪-数理统计一、正态分布,熟悉的陌生人学过基础转载 2013-03-12 20:56:54 · 2309 阅读 · 0 评论 -
图像压缩的奥秘
转自 http://www.mysanco.com/index.php?class=wenku&action=wenku_item&id=96本文所有文字的HTML文件大约有25000个字节。这小于你从这个网页上下载的任何一个图像文件。因为图像文件通常比文字文件大得多,并由于网页包含许多常被传送因而传速变慢的图像,将图像以一种压缩快送方式传送变得非常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看到转载 2013-03-12 21:05:32 · 1494 阅读 · 0 评论 -
函数式编程另类指南
转自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1258929-1-1.html函数式编程另类指南原文链接:Functional Programming For The Rest of Us原文作者:Vyacheslav Akhmechet翻译:lihaitao (电邮: lihaitao在gmail.com)校对:刘凯清程序员拖沓成性转载 2012-08-24 12:37:41 · 2254 阅读 · 0 评论 -
图像处理界双线性插值算法的优化
转自 http://www.cnblogs.com/Imageshop/archive/2011/11/12/2246808.html在图像处理中,双线性插值算法的使用频率相当高,比如在图像的缩放中,在所有的扭曲算法中,都可以利用该算法改进处理的视觉效果。首先,我们看看该算法的简介。 在数学上,双线性插值算法可以看成是两个变量间的线性插值的延伸。执行该过程的关键转载 2012-05-17 12:27:47 · 1042 阅读 · 0 评论 -
图像缩放的双线性内插值算法的原理解析
转自 http://blog.youkuaiyun.com/qiqi5521/article/details/2207562图像的缩放很好理解,就是图像的放大和缩小。传统的绘画工具中,有一种叫做“放大尺”的绘画工具,画家常用它来放大图画。当然,在计算机上,我们不再需要用放大尺去放大或缩小图像了,把这个工作交给程序来完成就可以了。下面就来讲讲计算机怎么来放大缩小图象;在本文中,我们所说的图像都是指点转载 2012-05-17 12:26:51 · 884 阅读 · 1 评论 -
图像缩放算法及速度优化 ---- 双线性插值
转自 http://www.cnblogs.com/sdlypyzq/archive/2012/03/06/2381372.html 双线性插值作为OpenCV中默认使用的图像缩放算法,其效果和速度都是不错的。并且效果也比较稳定,计算复杂度并不算太高。我看了很多网上的算法,自己也没看太懂,下面是从网上找的双线性插值 算法的讲解。 “图像的双线性插值放大算法中,目标图像中转载 2012-05-17 12:25:04 · 1407 阅读 · 0 评论 -
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数学篇(完)
转自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0550到二十世纪末,人们对「信号」这个词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时候提到一个信号,人们还倾向于将它理解为一个连续的函数。而到下半叶,信号已经越来越多地对应于一个离散的数组。毫无疑问,这是电子计算机革命的后果。在这样的情形下,「不确定性原理」也有了新的形式。在连续情形下,我们转载 2012-01-17 10:52:11 · 1486 阅读 · 0 评论 -
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数学篇(三)
转自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0364不确定性原理事实上不是一个单独的定理,而是一组定理的统称。基本上,凡是刻划一个信号不能在时空域和频域上同时过于集中的命题都可以称为不确定性原理,由于这里「集中」这一性质可以有不同的数学描述,也就对应着不同的数学定理。但是在所有冠以「不确定性原理」之名的定理中,最著名的当然是海森堡 (W. Heisen转载 2012-01-17 10:50:45 · 1231 阅读 · 0 评论 -
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数学篇(二)
转自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50165傅立叶变换这种对偶关系的本质,是把一块信息用彻底打乱的方式重新叙述一遍。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一个信号可能在空域上显得内容丰富,但是当它在频域上被重新表达出来的时候,往往就在大多数区域接近于零。反过来这个关系也是对称的:一个空域上大多数区域接近于零的信号,在频域上通常都会占据绝大多数频率。转载 2012-01-17 10:45:41 · 1106 阅读 · 0 评论 -
竹筏还是灯塔——数据洪流中的科学方法
转自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82772一.信息爆炸的时代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是美国科幻及科普作家阿西莫夫(I.Asimov),他一生出版过约500本书——恐怕比我一生将会发表的文章数还多。我念中学时曾读过他的很多书,其中有一本叫作《数的趣谈》[注一],而那其中有篇文章叫做“忘掉它!”(ForgetIt!),我到现在还没忘掉。转载 2013-07-11 18:51:47 · 97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