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本文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关键性能指标,包括速率、带宽(单位b/s)、吞吐量、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及其相互关系。时延带宽积是传播时延与信道带宽的乘积,往返时延是从发送到确认的总时间。信道和网络利用率则反映了数据通过时间的比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关于单位问题:速率的单位:1k = 10^3,而存储容量的1k = 1024

1.速率(数据率,数据传输率,比特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b/s
把最高传输速率叫做带宽。

2.带宽:

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的范围(单位是赫兹Hz),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达数据的能力,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传输速率”。单位:b/s
例如:
链路带宽 = 1Mb/s,主机在1us内可向链路发1bit数据
传播速率 = 2 * 10^8m/s,电磁波在1微秒内能向前传播200m。

3.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者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单位:b/s,受网络带宽或者网络的额定速率的限制。

4.时延:

指数据(报文/bit流/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单位:s。

分类
• 发送时延(传输时延):结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链路所需要的时间,从发第一个bit开始到最后一个bit结束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 / 信道宽度
•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即1bit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处理时延: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 排队时延: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的时间,在路由器输出队列也是。
总时延 =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对于高速链路,提高了比特在链路上的传输速率,减少数据的发送时延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信道带宽

往返时延:

从发送端发出一个短分组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到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信道利用率: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网络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