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的概念
概念:类是通过人脑的思维,把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组实体抽取为一种共同的抽象概念。
基本组成:属性和行为
本质:类是用户自定义的一种“数据类型”,属于引用数据类型。
这里可以通过上一阶段ATM练习中的用户数据设计方案进行过度,提出类就是一种“复杂数据类型”的设计思路。
对象的概念
概念:对象则是数据和动作的结合,是在软件系统中表现的具体的实际的存在,又被称之为“实例”。
基本组成:属性和行为
本质:根据“类”这种数据类型,在内存中真正产生的数据量,既能保存值数据,也能提供行为。
类与对象的关系
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实例
类的语法
语法:
public class 类名{
//属性 --- 值数据
//行为 --- 方法(功能)
}
属性
语法 ---- 定义变量 或 定义常量 的语法
具体表现:
1、访问修饰符 数据类型 变量名;
2、访问修饰符 final 数据类型 常量名 = 常量值;
由于我们现在定义的是”类“,所以变和不变应该基于全体对象进行考虑,而不能只考虑单一的对象。
1、该类型所有对象都拥有该属性但是值不一样的,就要定义为”变量“;
2、该类型所有对象都拥有该属性且值都一样,还不能更改的,才定义为”常量“。
类当中的变量属性具有自动初始化的效果:
1、基本数据类型变量初始化为0
2、引用数据类型变量初始化为null
行为
语法 --- 声明方法(函数)的语法
具体表现:
访问修饰符 可选修饰符 返回类型 方法名 (形参列表 ) {
方法实现语句;
}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use a 关系
has a 关系
对象的语法
产生对象
内存模型
特例:匿名对象
没有对象变量存放该对象的引用,所以只能使用一次。
使用对象
“.”点操作符,语法:
1、对象.属性;
2、对象.方法(实参);
销毁对象
垃圾回收机制(GC)
1、垃圾回收是独立的运行机制,有自身算法去控制回收,程序员没有办法干预;
2、当一个对象没有引用指向的时候,就会被GC纳入到回收机制当中。
new关键字产生对象
语法:
类名 对象变量 = new 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