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合通讯中,我们经常听到如下一些术语:MCU服务,SFU架构,MESH架构,星形网络等等。很多客户听到这些数据都是一脸雾水,经常说我们就是要一个可以把多种设备拉到同一个会议中,怎么搞这么复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术语都从哪来的,分别都应用在什么地方,我们anyRTC又是如何做的。
一.Mesh 架构
由于WebRTC的普及,人们对于音视频通讯已不再像以前那么陌生,WebRTC本身是一个P2P的通讯模型,P2P就是点对点通讯,借助STUN/TURN服务可以实现任意网络下的通讯。对于P2P的通讯模型最常用的架构就是MESH:即多个终端之间两两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类网状结构。
如图所示B1、B2、B3、B4 四个终端进行多对多通信,当 B1 想要共享媒体(比如音频、视频)时,它需要分别向 B2、B3 和 B4 发送数据。同样的道理,B2 想要共享媒体,就需要分别向 B1、B3 和 B4发送数据,依次类推。这种方案对于终端少的情况比较友好,但是随着终端的数量增加,对各终端的带宽要求就会很高。
二.SFU架构
可以看出MESH架构并不太适合大规模的组会的场景,而SFU架构就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