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word2vec的一些疑问记录

本文深入探讨word2vec原理,解答常见疑问,如HierarchicalSoftmax计算过程中的θ与词向量关系,词向量与路径关系,以及为何词向量被视为CBOW或Skip-Gram的副产品。同时,讨论了word2vec训练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如词向量初始化、霍夫曼树路径确定及连乘优化策略。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初看刘建平老师的word2vec原理时,有几个疑问:

​1, 基于Hierarchical Softmax的word2vec计算过程,一会儿在说更新θ 一会儿在说更新词向量。现在使用word2vec 目标肯定是要得到最后的词向量。这个θ和词向量有何关联?
2, 给定Xw 能有一条唯一的路径,我们要得到的词向量与这个路径有啥关系?
​3, 评论中有人说 "词向量是CBOW或是Skip-Gram模型基础中的副产品", 但词向量就是目标,为何说是副产品呢?
​​4, 通过连乘 来优化Xw的路径的得到方式 有点简单粗暴?
5, 对所有词向量求和并取平均 这个能代表什么?
​以上即使看了跑了源码仍然不太确认。

​以下纯属个人理解,很可能有误,欢迎指正。
​先说几个曾经阻碍我理解的小疑问:
词​向量的大小维度 比如m*n 是人为设置并初始化的,并在学习过程中更新。我曾经想过,如果设置的m小于样本中的单词个数怎么玩?现在想应该是不会存在这样的情况。
​词汇表是指词向量的总体个数。m个词的整体;词(voca)指的是指词汇表中的某一个,不是指输入样本中的单词(word)。
​输入层是词向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样本。输出层还是词向量,训练更新后的词向量。


​想叹好多口气,因为花了好多时间才琢磨出来。。还琢磨错过,再推翻。。虽然看了张俊林老师的预处理发展史,但仍没快速联系到一起。
​word2vec是2013年出来的。我们现在直接来学这个,可能不记得13年前的事,13年前做word2vec时当时的状态。
​13年前人们想用神经网络训练预测 输入一句话的前面几个单词,后面紧跟的单词应该是哪个 ----很多很多年前 人们想要得到的目标是 神经网络语言模型。NNLW是其中一种实现,主要做了预测(后面接什么单词)的事,顺便得到的词向量。word2vec也是其中一种实现,但是word2vec可能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得到词向量,预测这件事反而变得不重要,因为拿着词向量embedding 可以喂入后面的更强大的各种深度学习模型。所以问题3,"词向量是CBOW或是Skip-Gram的副产品" 可能是针对13年以前人们的目标是神经网络语言模型来说的。但是针对13年出来的word2vecs本身来说,对于不了解过去历史 直接学习word2vec的人来说,有点偏。

源码中训练完后的模型保存,只保存了Xw词向量,并没有保存θ。 如果把θ保存下来, 应该是可以做预测的。当然效果肯定一般。


1:"Xw是当前内部节点的词向量,而θ则是我们需要从训练样本求出的逻辑回归的模型参数。"
​每个样本训练时需要更新的Xi词向量 是通过Xw前后c个词找到的。训练更新Xi词向量时,更新的量,与θ和词向量两者都有关。
​先看 预测(后面接什么单词)时与这个θ有关,还与词向量本身有关。因为找到softmax值最大的w, 是通过霍夫曼树去找的,而走左节点和右节点的依据是判断P(−),P(+)谁的概率值大,而某一个P(−),P(+)的概率的算与这个θ和词向量相关 具体为:

 

P(+) = \sigma(x_w^T\theta) = \frac{1}{1+e^{-x_w^T\theta}}

而从根节点到Xw的路径的概率 为p连乘:

\prod_{j=2}^{l_w}P(d_j^w|x_w, \theta_{j-1}^w) = \prod_{j=2}^{l_w} [\sigma(x_w^T\theta_{j-1}^w)] ^{1-d_j^w}[1-\sigma(x_w^T\theta_{j-1}^w)]^{d_j^w}

​为找到softmax值最大的w,就要让上面这个连乘似然达到最大。
所以​学习的过程确实是在同时更新θ和词向量。
虽然我们今天使用word2vec的主要目的是 最后的词向量,但其优化目标 (上述最大化似然函数) 是建模为 预测接下来的词的最大概率的。

在Hierarchical Softmax中,词对应的θ不是唯一的。在每个叶子节点为Xw的路径的中间节点都会存在。在Negative Sampling中每个词对应一个θ。

 

​2:词向量与路径的关系:词向量会部分决定路径是怎样(还有θ一起决定)。

一般通用的霍夫曼树建起来后, 叶子节点只要按照常用规定左子树为0 右子树为1,叶子节点的编码立即就能确定。
但在word2vec中,霍夫曼树建起来后, 叶子节点的编码要通过计算P(−),P(+)的概率才能确定。

 

​4:其实觉得最初妨碍我 将从霍夫曼树通过θ找到叶子节点Xw联系 在一起的问题(当时还很疑惑为啥要这样去更新Xi) 是觉得 通过连乘 来优化Xw的路径的得到方式 有点简单粗暴。很有可能前向计算时会算错了。评论中有人提出了类似的疑问。只要有一个节点的概率低于50%。就会走完全不同的路,剩下的优化也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我感觉这个出错的几率还挺大的。一般我们会用较小的数去初始化 所以刚开始的概率就可能偏小, 刚开始就有较大概率出错,导致后面的都出错。前面的出错,则后面的优化可能优化不到点子上。不过最近再看又觉得:更新过程是 for j = 2 to lw,那么开始的节点会优先更新。所以可能刚好先优化最迫切的部分。而且估计现在用word2vec去做预测的场景很少,影响不大。

5:对于输入层到隐藏层的映射 对于skip-gram来说结果就是Xw。但对CBOW来说,取所有词向量求和取平均。这个代表什么呢?这个能代表中间词的词向量?不准确吧!
​后来想到的可能是:这个虽然不能准确代表中间词的词向量,但对于CBOW来说 Xw的作用是用来更新Xi词向量和θ的  其实不是很精确,但用于迭代更新应该没问题,至少大方向不错。这么看来貌似skip-gram训练效果会更好?因为每一步的更新的量更精确,而不是一个大概的均值。

​另外有一些重点笔记:
​无论CBOW还是Skip-Gram, 做梯度优化的时候,更新的都是这2c个词汇的词向量 同时还有哈夫曼树的参数。特别的是 对于skip-gram来说,还是更新了2c词汇的词向量,不只是中间这一个的词向量哦
​在CBOW中,更新Xi的词向量的来源是 2c个窗口词 词向量的均值 只有一个。
​在skip-gram中,更新Xi的词向量的来源是 分别是各个词向量,一共2c个。可以看到在skip-gram算法里面更新时会多一层循环。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决用户的问题:向量数据库如何根据查询到的相似度坐标还原原始文档。首先,我得理解用户的问题核心。用户提到“相似度坐标”,可能是指通过向量搜索得到的向量坐标,然后想从这些坐标还原出原始文档。这涉及到向量数据库的工作原理,尤其是索引和检索后的处理步骤。首先,我需要回顾向量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根据引用[1],向量数据库主要用于相似性搜索,存储的是向量表示。通常,原始文档会被处理成向量(嵌入向量),然后存储在数据库中。当进行查询时,系统找到相似的向量,再映射回原始文档。所以关键点在于向量和原始文档之间的映射关系。接下来,用户提到的“相似度坐标”可能是指查询后得到的向量向量空间中的坐标。这时候,如何通过这些坐标找到对应的文档呢?根据引用[2],向量可以视为向量空间中的坐标,但向量本身并包含原始数据的信息,只是数值表示。因此,向量数据库必须有一个机制来将向量与原始文档关联起来。这里可能需要解释向量数据库的存储结构。通常,数据库会存储两个部分:向量索引和元数据存储。元数据存储包括原始文档的标识符或其他信息,而向量索引用于快速搜索。当相似性搜索完成后,系统会返回最接近的向量,然后通过元数据找到对应的文档ID,进而从存储系统中获取原始文档内容。因此,还原原始文档的过程并是直接从向量坐标转换,而是通过元数据关联。 用户可能存在的误区是认为向量坐标本身包含足够的信息来重建文档,但实际上向量是经过模型(如神经网络)处理后的高维表示,无法直接逆向工程还原原始文本。因此,正确的还原方法依赖于数据库设计时的元数据管理。此外,需要考虑向量数据库的实现细节。例如,引用[1]提到相似性搜索算法和过滤算法,这些可能影响搜索效率和准确性,但还原文档的关键还是元数据的正确关联。如果数据库没有存储文档ID或相应的元数据,就无法还原原始文档,因此设计时需确保两者的绑定。 总结起来,步骤可能是:1.将文档转换为嵌入向量并存储;2.在搜索时找到相似向量;3.通过向量对应的元数据获取文档ID;4.从存储系统中检索原始文档。用户需要确保数据库正确维护了向量与文档的映射关系,可能通过外键、文档存储系统或外部数据库来实现。可能还需要考虑性能问题,比如大规模数据下如何高效地管理元数据和文档存储。引用[3]提到备份设备的管理,虽然直接相关,但数据库设计中的存储管理也是重要因素,确保数据可靠性和检索效率。最后,生成相关问题时要围绕向量数据库的工作原理、映射机制、存储设计等方面,帮助用户深入理解相关概念。</think>### 向量数据库如何根据相似度坐标还原原始文档? 向量数据库中通过相似度坐标(即向量)还原原始文档的过程依赖**元数据映射机制**,而非直接逆向解析向量本身。以下是具体实现步骤: 1. **文档向量化** 原始文档通过嵌入模型(如BERT、Word2Vec)转换为高维向量$v = [x_1, x_2, ..., x_n]$,这个过程会保留语义特征但丢弃原始文本细节[^1]。 2. **存储向量与元数据** 向量数据库会同时存储: - **向量索引**:用于快速相似性搜索(如使用HNSW、IVF算法) - **元数据表**:记录向量与原始文档的映射关系(例如文档ID、存储路径、关键词等)[^1] 3. **相似性搜索与关联** 当查询向量$q$输入时,数据库通过算法找到最相似的向量集合$\{v_1, v_2, ..., v_k\}$,随后从元数据表中提取对应的文档标识符(如主键或文件指针)。 4. **原始文档检索** 根据文档标识符,从外部存储系统(如对象存储、关系型数据库)中获取原始文档内容。例如: ```python # 伪代码示例:通过向量ID获取文档 def get_original_doc(vector_id): doc_id = metadata_table.query(vector_id) return document_storage.get(doc_id) ``` ### 关键技术要点 - **可逆性**:向量坐标无法直接还原原始文本,需依赖预存的映射关系[^2]。 - **元数据设计**:需确保向量与文档标识符的强一致性(如通过外键关联)。 - **混合存储架构**:向量数据库通常与外部文档存储系统配合使用,例如将向量存在Elasticsearch,原始文件存在MinIO/S3[^1]。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