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与血管超声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 超声心动图相关技术
1.1 造影成像
当两个或更多相邻的左心室心内膜边界显示不清,难以做出准确诊断时,就需要使用造影增强技术。造影剂是一种微泡,其外层有蛋白质或磷脂外壳,包裹着氟碳气体。由于其超声散射特性,造影剂能够提高图像质量。
造影剂可辅助更全面评估多种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心尖变异型)、左心室致密化不全、左心室血栓和心内肿物、左心室真性与假性动脉瘤,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等。
医疗专业人员(根据机构的协议和规定,可能包括超声检查技师)为患者注射造影剂时,患者必须有通畅的静脉通路。注射方式可以是团注或持续输注。需要注意的是,团注法可能导致严重的信号衰减,可能需要用盐水冲洗或等待衰减过程完成。为了获得最佳成像效果,注射造影剂后,应使用谐波成像或实时成像将机械指数降至 0.2 - 0.4。
1.2 三维超声心动图
三维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它通过增加一个高程平面,提供了心脏解剖结构在 X、Y 和 Z 平面的成像信息,能够获取大量数据,实现完整的三维呈现。
该技术的应用包括:为手术规划对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进行更细致的检查;评估肿物和左心室形态;评估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对心房解剖结构进行成像;更好地检查人工瓣膜;以及在各种介入手术(如电生理研究和心脏导管插入术)中进行可视化和引导。
1.3 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范围
超声心动图常用于评估以下方面:
- 心脏解剖结构
- 心脏大小
- 获得性心脏病(狭窄、瓣膜置换)
- 先天性心脏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