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Java中通过run方法为线程指明要完成的任务,有两种技术来为线程提供run方法:
(1)继承Thread类并重写run方法
(2)通过定义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进而实现run方法
2. Java中的成员变量会被系统默认初始化,局部变量没这功能,所以必须自己初始化,还需要注意静态成员变量也没系统默认初始化,必须在初始化块或者定义时或者构造韩式里进行手动初始化。
3. Java中的每个对象都有一个锁(lock)或者叫做监视器(monitor),当访问某个对象的synchronized方法时,不论该对象中有几个synchronized方法,表示将该对象上锁,此时其他任何线程都无法再去访问该对象的方法,直到之前的那个线程执行方法完毕后(或者是抛出了异常),那么将该对象的锁释放掉,其他线程才有可能再去访问该synchronized方法。
4. 如果某个synchronized方法是static的,那么当线程访问该方法时,它锁的并不是synchronized方法所在的对象,而是synchronized方法所在的对象所对应的Class对象,因为Java中无论一个类有多少个对象,这些对象会对应唯一一个Class对象,因此当线程分别访问同一个类的两个对象的两个static、synchronized方法时,他们的执行顺序也是顺序的,也就是说一个线程先去执行方法,执行完毕后另一个线程才会开始执行。
5. synchronized块,写法:
synchronized(object){
}
表示线程在实行的时候会对object上锁
如果想要将该class对象进行上锁,则只需将object改为this即可。
6.建议使用synchronized块,这样能使得代码更加细粒化,synchronized方法是一种粗粒度的并发控制,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执行该synchronized方法;synchronized块则是一种细粒度的并发控制,只会将块中的代码同步,位于方法内、synchronized块之外的代码是可以被多个线程同时访问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