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突击【创作感言】

【创作感言】
  (作者:明振江(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  2008年01月24日08: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回顾《士兵突击》的策划和创作过程,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地方,我个人简单地归纳为:一个初衷、三个好、三个真,还有三点启示。

  “一个初衷”。作为制作单位,我们八一电影制片厂曾拍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以及《惊涛骇浪》、《太行山上》、《我的长征》、《八月一日》和《八路军》、《雄关漫道》等影视作品,取得了重大的艺术成就,有力地弘扬了时代主旋律,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是我们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反映当代军人生活,尤其是基层士兵生活的作品;缺少对个体人物命运――士兵自身的关注。从选题策划和剧本创作阶段,我们想为中国当代士兵拍摄一部好电视剧,真正反映基层部队生活,反映普通士兵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的作品。 

  《士兵突击》的成功,给了我们影视创作生产单位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一,创作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需要有一种坚持和坚守的精神。要像主人公许三多那样执着地坚持,坚守文化精神的高地。当今影视市场确实呈现出一种空前的繁荣,但繁荣的背后也存在一种隐忧,占据市场和银幕荧屏的多数仍然是古装戏、言情戏、武打戏、警匪戏或反腐戏,媒体热衷追捧的大都是大腕、大款、新贵、富豪、超女、快男等。繁荣需要多样化,但多样化不是低俗化。多样化是主题、题材、体裁、风格,样式多样化,是在先进文化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多样化。同样,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要注重艺术品格,注重审美品质和观赏价值。要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体,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要多反映基层官兵的形象。

  第二,要用科学发展观规划和指导创作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应当比物质商品生产更注重质量效果,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能搞粗放经营,不能简单地跑马占地,争抢题材,胡乱开采,浪费创作资源。不能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只讲投入,不讲产出,不讲效益。要严格把关,防止精神文化产品假冒、伪劣,更不能生产精神垃圾。

  第三,要按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真正实现创作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要面向社会,开门办厂,走联合拍摄路子,广泛吸纳引进优秀人才为我所用。文化产品的竞争更靠优秀人才的竞相涌现,领导要拓宽思路,找寻平台,让各方面的人才充分展示才华,一显身手,真正形成“领导推人才,人才创精品,精品树品牌,品牌招人才”的良性循环,从而推动军事影视创作生产又好又快地稳步向前推进,努力实现军事影视的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