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法累积
andyfu57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1979年前后景区分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是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的,是一种自适应的阈值确定的方法,又叫大津法,简称OTSU。它是按图像的灰度特性,将图像分成背景和目标2部分。背景和目标之间的类间方差越大,说明构成图像的2部分的差别越大,当部分目标错分为背景或部分背景错分为目标都会导致2部分差别变小。因此,使类间方差最大的分割意味着错分概率最小。对于图像I(x,y),前景(即目标)和背景的分割阈值记作转载 2015-05-29 09:46:06 · 796 阅读 · 0 评论 -
梯度下降法(最速下降法)
梯度下降法是按下面的流程进行的:1)首先对θ赋值,这个值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让θ是一个全零的向量。2)改变θ的值,使得J(θ)按梯度下降的方向进行减少。为了更清楚,给出下面的图: 这是一个表示参数θ与误差函数J(θ)的关系图,红色的部分是表示J(θ)有着比较高的取值,我们需要的是,能够让J(θ)的值尽量的低。也就是深蓝色的部分。θ0,θ1表示θ向量的两个维度。转载 2015-06-03 14:32:29 · 3557 阅读 · 0 评论 -
GMM混合高斯模型的C++代码(一)
高斯混合模型 C++实现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www.cppblog.com/Terrile/archive/2011/01/19/120051.html头文件:------------------------------------------ 1 #ifndef _GMM_H 2 #define _GMM_H 3 #include 4 #include转载 2015-09-10 09:48:28 · 4169 阅读 · 0 评论 -
常用的四中聚类方法
【转】四种聚类方法之比较 聚类分析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早在孩提时代,一个人就通过不断改进下意识中的聚类模式来学会如何区分猫狗、动物植物。目前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成功的应用,如用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图像处理、市场研究、客户分割、Web文档分类等[1]。 聚类就是按照某个特定标准(如距离准则)把一个数据集分割成不同的类或簇,使得同一个簇内的数据对象的相似性尽可能大,转载 2015-09-26 21:43:28 · 1166 阅读 · 0 评论 -
JavaScript数据结构之单向循环链表应用-约瑟夫问题
传说在公园1世纪的犹太战争中,犹太约瑟夫是公元一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在罗马人占领乔塔帕特后,39 个犹太人与约瑟夫及他的朋友躲到一个洞中,39个犹太人决定宁愿死也不要被敌人俘虏,于是决定了一个流传千古的自杀方式,41个人排成一个圆圈,由第1个人开始报数,每报到第3人该人就必须自杀,然后再由下一个人重新报数,直到所有人都自杀身亡为止。然而约瑟夫和他的朋友并不想遵从这个约定,约瑟夫要他的朋友先假装遵从原创 2016-04-15 11:22:57 · 1165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结构 -图
图-定义:图由 边的集合 及 顶点的集合 组成; 图 分 有向图 和 无序图; 1:如果顶点对 是有序的,则是有向图,无序的则是无序图;边: 顶点与顶点之间的连接; 路径: 一系列的顶点构成路径; 路径中的所有顶点都是由边连接的; 路径的长度:路径中第一个顶点到最后一个顶点之间边的数量; 环: 由自身顶点指向的路径称为环;环的长度=0; 圈:原创 2016-05-21 18:45:02 · 96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