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进步,它也越来越“社交”。
过去我们依赖单一模型完成所有任务,而现在的 AI 更强调“多智能体协作”——不仅是人与 AI 的合作,更是 AI 与 AI 之间的协作。
但要开始协作,第一步就是回答这个问题:
“还有谁在?他们会什么?”
这正是 智能体发现(Agent Discovery) 要解决的问题。
⸻
🤔 为什么“发现”很重要?
想象你走进一家大公司,里面有各种专家:写作、翻译、编程、设计应有尽有。但你不知道谁是谁,也无法联系他们。
就算每个人都很优秀,没有发现机制,就组不成团队。
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发现”机制帮助 AI:
• 找到合适的协作伙伴
• 理解彼此的能力
• 动态组成任务团队
这是智能协作的起点。
⸻
🧰 路线一:MCP — 单模型的工具箱
先说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这是 Anthropic 提出的协议。
MCP 并不是一个多智能体系统,而是让 单个大模型(如 Claude) 可以访问外部的工具、API 或记忆体。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给 AI 一个多功能工具箱:
• 计算器 ✔
• 搜索接口 ✔
• 数据库访问 ✔
关键是:
MCP 并不包含任何“发现”机制,因为它就是一个 AI 自己使用工具的系统。
🧭 发现机制: ❌ 无
🤝 协作方式: 单模型 + 工具
⸻
🔄 路线二:A2A — 广播式发现机制
Google 的 A2A(Agent-to-Agent) 协议是真正面向多智能体协作的系统,并把“发现”作为核心设计。
每个 A2A 智能体都会提供一张 Agent Card(代理卡),内容包括:
• 智能体能做什么
• 如何调用它
• 支持的输入输出
这张卡片通常放在标准路径(如 /.well-known/agent.json),其他智能体可以随时读取它的信息。
可以把 A2A 想象成 AI 的通讯录或 LinkedIn ——方便查找,跨平台互联。
🧭 发现机制: ✅ 通过 Agent Card (JSON)
🤝 协作方式: 灵活的智能体对智能体
⸻
🏛️ 路线三:Prompits — 注册式协作网络
Prompits 是另一个开源多智能体系统,它聚焦在 多步骤流程执行 和 结构化团队协作。
在 Prompits 中,智能体不是广播自己,而是通过一个共享的注册表 Plaza(广场) 来发布:
• 它的技能(Practice)
• 当前是否可用
• 接口与联系方式
任务执行流程称为 Pathway,系统会根据 Pathway 需要,从 Plaza 中挑选合适的智能体组成团队。
Prompits 更像是一个 AI 项目指挥中心,所有任务都被拆解、分工、协同执行。
🧭 发现机制: ✅ 通过 Plaza(注册机制)
🤝 协作方式: 多步骤流程中的结构化协作
Prompits 也支持多个 Plaza,可以根据不同领域(如医疗、法律、翻译等)划分专属广场,互联互通。
⸻
🔍 已知 vs 未知智能体:两种协作模式
在智能体协作中,常见有两种模式:
• 已知智能体:就像你组一个熟悉的老团队,每个人固定分工。这种方式稳定但不灵活。
• 未知智能体:根据任务实时发现并调度合适的智能体。这种模式更灵活、可扩展、抗故障,还能引入竞争机制(多智能体争抢同一任务)。
Prompits 同时支持这两种方式;你可以绑定熟悉的代理,也可以从 Plaza 动态发现新智能体。
A2A 更倾向于开放探索,而 MCP 则完全不涉及多智能体协作。
⸻
📊 三者横向比较
⸻
🧠 “发现”将决定 AI 的未来
“发现”机制虽然常被忽略,但却是 AI 合作能否落地的关键。
• 没有发现机制,智能体无法互相连接
• 没有连接,就没有协作
• 没有协作,AI 就永远只能“单打独斗”
不论你使用的是 MCP 的单体系统、A2A 的开放探索,还是 Prompits 的结构化多智能体框架,AI 的未来一定属于那些 知道如何彼此合作 的系统。
⸻
👉 想试试吗?
欢迎访问 Prompits 开源项目 GitHub,搭建属于你自己的多智能体协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