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命令、观察者与状态模式解析
1. 命令模式
1.1 命令模式简介
如今,大多数应用程序都具备撤销操作功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软件中并不存在撤销功能。撤销操作于1974年被引入,而如今仍广泛使用的Fortran和Lisp编程语言分别诞生于1957年和1958年。在没有撤销功能的年代,用户一旦犯错,很难轻松修正。
命令设计模式有助于将操作(如撤销、重做、复制、粘贴等)封装为对象。具体而言,就是创建一个包含实现该操作所需的所有逻辑和方法的类。这样做有以下优点:
- 无需直接执行命令,可以按需执行。
- 调用命令的对象与知道如何执行命令的对象解耦,调用者无需了解命令的实现细节。
- 若有必要,可以将多个命令分组,让调用者按顺序执行,这在实现多级撤销命令时非常有用。
1.2 现实世界中的命令模式示例
- 餐厅点餐 :去餐厅用餐时,我们向服务员下单,服务员记录订单的小票就是命令的一个例子。服务员记录完订单后,将小票放入厨师执行的订单队列中。每张小票相互独立,可用于执行多个不同的命令,例如为每道要烹饪的菜品执行一个命令。
- 软件示例 :
- PyQt是QT工具包的Python绑定,其中的QAction类将操作建模为命令,每个操作还支持额外的可选信息,如描述、工具提示和快捷键。
- Git Cola是用Python编写的Git图形用户界面,它使用命令模式来修改模型、修改提交、应用不同的选择、检出等。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