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C
文章平均质量分 55
alala120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EMC电磁兼容性问题总结
原创 2018-07-08 14:50:51 · 1229 阅读 · 0 评论 -
EMC分析与SI PI的异同
原创 2018-07-17 19:10:30 · 2969 阅读 · 0 评论 -
ch2 电路板设计
ch2 电路板设计2.0去耦 和旁路2.01旁路和去耦的区别:旁路电容是把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而去耦电容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供电也有去耦),防止干扰信号返回电源。这应该是他们的本质区别。去耦电容相当于电池,避免由于电流的突变而使电压下降,相当于滤纹波。具体容值可以根据电流的大小、期望的纹波大小、作用时间的大小来计算。去耦电容一般都很大,对更高频率的噪声,基本无效。...原创 2018-07-17 19:13:49 · 664 阅读 · 1 评论 -
EMC-ch3滤波设计
ch3 滤波设计滤波设计包括:输入电源滤波 接口滤波 设计考虑:设计时时需要考虑噪声的频率,如电源滤波通常采用低通滤波器,滤除其中的高频噪声。差模 共模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等通讯线、与其他外围设备通讯的线路至少有两根导线,作为供电或信号,此外之间还有地线。干扰电压或电流分两种: 差模干扰:两根导线分别作为往返信号的回路; 幅度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 ...原创 2018-07-21 22:08:07 · 1182 阅读 · 0 评论 -
硬件学习系列——设计之中——3EMC 电磁兼容性再学习
EMC :设备不会受到同一电磁环境中其它设备的电磁发射造成的性能降级; 也不会因为产生电磁发射而导致环境中的其它设备的性能降级。 EMI:设备在正常工作中对环境所产生的电磁干扰——产生电磁干扰RE:辐射发射 通过空间传播的、有用的或不希望有的电磁辐射CE:传导发射 沿电源或信号线传输的电磁辐射EMS(Electro Magnetic Su...原创 2018-08-16 20:45:20 · 655 阅读 · 0 评论 -
外壳设计与EMC
1、屏蔽的商业必要性; 2、屏蔽的概念;3、电路之间、屏蔽之间更大(的间距)、矩形(或不规则)的屏蔽外形更好,以避免共振;4、趋肤效应 (很难挡住低频) :从电流传导角度而言,趋肤深度越高,导线利用率越高。 从屏蔽,是希望趋肤深度浅的,表现为越高频,趋肤深度越浅。能以较薄的金属屏蔽更多的电磁频段;50Hz的趋肤深度5~15mm,很难屏蔽。5、孔隙 (很难挡住高...原创 2018-08-19 13:59:40 · 402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