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ANR,以前只知道Activity、BroadCastReceiver、Service三种组件的ANR时限、一般采用哪些方式避免ANR、以及通过data/anr/traces.txt去分析ANR原因,感觉好像这就够用了。
但是,前几天看源码的时候,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问题:
ANR是怎么判断的5秒还是10秒?
这个问题迅速扩大为一连串问题:
ANR的时间定义在哪些文件里?
ANR是怎么计时的?
是谁在监控ANR?
所有的ANR都会弹窗吗?
traces.txt能记录多少内容?
ANR一定是app代码问题导致的吗?
前ANR机制的基本原理
任何功能都有个执行者,以及业务逻辑的实现原理,在ANR上,就是两个问题:
1.ANR是谁做的
ANR不可能是在应用层做的,有两个理由:
从能力上,发生ANR时,App自己已经死掉了,没有能力处理;
从安全上,App的安全事实上是不可控的,如果有恶意App故意不处理ANR,设备就废了。
所以,ANR的监控和处理,只能是在系统层做的。
系统层要做ANR的话,我们首先想到是在AMS,因为AMS管理着所有的组件,也只有AMS知道组件是什么时候启动的,以便判断是否触发了ANR。
不过,实际上,还有Activity Service,Input Manager Service这些服务,也参与了ANR的管理。
2.ANR是怎么判断超时时间的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怎样定义超时时间、什么时候开始计时、以及如何计时的问题。
ANR超时时间的定义,是在执行者,也就是系统服务那里定义的,这个容易理解。
ANR从什么时候开始计时呢,在Android中,实际上是系统服务在控制每个组件的生命周期回调,所以可以在这个逻辑入口开始计时。
至于如何计时的问题,其实Android系统里已经有一个时间相对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