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ex+Papervision3D三维技术研究(基础篇二)(转帖)

本文介绍如何在 Flex 的 3D 环境中动态添加并旋转 Button 组件,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使用 Papervision3D 库创建交互式 3D 场景的过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原文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neil89/article/details/6938257

上一篇中,已经可以在flex网页中实现一个会自动旋转的平面,那能不能把2D平面的组件添加到3D平面呢,为这个问题,我查了很多资料,结果多样,却没有谁作一个系统的说明,在这里,我也不能作一个具体的解说(功力不够深厚啊),我只是用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实现我的想法。我的想法是将Flex原有的组件,例如一个Button控件添加到一个平面上。上图

该功能是在as文件中动态添加一个Button,然后将这个Button添加到3D环境中的Panel中,自动旋转。
上代码:

  1. package com.neil  
  2. {  
  3.     import flash.events.Event;  
  4.       
  5.     import mx.core.UIComponent;  
  6.       
  7.     import org.papervision3d.cameras.Camera3D;  
  8.     import org.papervision3d.events.InteractiveScene3DEvent;  
  9.     import org.papervision3d.materials.MovieMaterial;  
  10.     import org.papervision3d.objects.primitives.Plane;  
  11.     import org.papervision3d.render.BasicRenderEngine;  
  12.     import org.papervision3d.scenes.Scene3D;  
  13.     import org.papervision3d.view.Viewport3D;  
  14.   
  15.   
  16.     public class MainView extends UIComponent  
  17.     {  
  18.         private var viewport:Viewport3D;  
  19.         private var scene:Scene3D;  
  20.         private var camera:Camera3D;  
  21.         private var renderer:BasicRenderEngine;  
  22.         private var movieMaterial:MovieMaterial;  
  23.         private var plane:Plane;  
  24.           
  25.         public function MainView()  
  26.         {  
  27.             init();  
  28.         }  
  29.         private function init():void{  
  30.             viewport=new Viewport3D(640,480,false,true);  
  31.             addChild(viewport);  
  32.             scene=new Scene3D();  
  33.             camera=new Camera3D();  
  34.             renderer=new BasicRenderEngine();  
  35.   
  36.                        var btn:Button=new Button();  
  37.             btn.label="ddd";  
  38.             btn.width=100;  
  39.             btn.height=30;  
  40.             /*btn.includeInLayout=false;  
  41.             btn.blendMode=BlendMode.ERASE;*/  
  42.             addChild(btn);  
  43.               
  44.             movieMaterial=new MovieMaterial(btn,true,true,true);  
  45.             movieMaterial.doubleSided=true;  
  46.             movieMaterial.precise=true;  
  47.             movieMaterial.smooth=true;  
  48.             movieMaterial.interactive=true;  
  49.               
  50.               
  51.             plane=new Plane(material);  
  52.             scene.addChild(plane);  
  53.               
  54.             addEventListener(Event.ENTER_FRAME,onEnterFrame);  
  55.         }  
  56.         private function onEnterFrame(e:Event):void{  
  57.             plane.yaw(2);//设置动画速度  
  58.             renderer.renderScene(scene,camera,viewport);  
  59.         }  
  60.     }  
  61. }  

代码是很简单吧,可是如果真要在网上找实例来实现这个功能,要下一家功夫的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看到在页面上有两个Button是吧,我只是想添加到3D场景中,不想在2D环境中出现。为了这个这个问题,也花了我不少时间,最后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直接设置Button的BlendMode属性,设置为ERASE,代码为注释掉部分。这样,就可以实现将Flex里的一般组件添加到3D场景中了。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Kotlin语言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方面的特性和优势,结合详细的代码案例,展示了Kotlin的核心技巧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解释了它们如何简化集合操作和回调函数处理。接着,详细讲解了Kotlin Multiplatform(KMP)的实现方式,包括共享模块的创建和平台特定模块的配置,展示了如何通过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最后,文章总结了Kotlin在Android开发、跨平台移动开发、后端开发和Web开发中的应用场景,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指出Kotlin将继续在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领域不断完善和发展。; 适合人群:对函数式编程和跨平台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Kotlin初学者和中级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Kotlin中高阶函数和Lambda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及其在实际开发中的应用场景;②掌握Kotlin Multiplatform的实现方式,能够在多个平台上共享业务逻辑代码,提高开发效率;③了解Kotlin在不同开发领域的应用场景,为选择合适的技术栈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大量代码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Kotlin的函数式编程特性和跨平台开发能力。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代码案例,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利用历史速度命令(HVC)增强仿射编队机动控制性能的方法。论文提出了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潜在价值,通过全面评估HVC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易于测试的稳定性条件,并给出了延迟参数与跟踪误差关系的显式不等式。研究为两轮差动机器人(TWDRs)群提供了系统的协调编队机动控制方案,并通过9台TWDRs的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改进。此外,文中还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涵盖仿射编队控制类、HVC增强、稳定性条件检查以及仿真实验。代码不仅实现了论文的核心思想,还扩展了邻居历史信息利用、动态拓扑优化和自适应控制等性能提升策略,更全面地反映了群体智能协作和性能优化思想。 适用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对群体智能、机器人编队控制、时滞系统稳定性分析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HVC在仿射编队控制中的应用及其对系统性能的提升;②掌握仿射编队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控制器设计、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③学习如何通过引入历史信息(如HVC)来优化群体智能系统的性能;④探索中性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说明:此资源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完整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仿射编队控制技术。代码结构清晰,涵盖了从初始化配置、控制律设计到性能评估的各个环节,并提供了丰富的可视化工具,便于理解和分析系统性能。通过阅读和实践,读者可以深入了解HVC增强仿射编队控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