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能刷掉80%候选人的一道大模型面试题

大模型服务的吞吐率太小怎么办?


这是一道能刷掉 80% 候选人的大模型面试题。

更关键的是,这些同学可能到面试结束都没意识到,自己怎么就成了炮灰?

这个视频我将从面试官的视角出发,给大家详细拆解一下。

当面试官问出这道问题时,他的心理预期以及期待的优秀回答,尤其是最后一点,如果你能答出,

立马能让面试官眼前一亮,超越 80% 的面试竞争者。

点赞收藏马上开始。

面试官的第一个心理预期

就是想知道你是否了解大模型服务的吞吐率跟哪些因素有关。

首先看一下吞吐率是怎么算的,吞吐率等于处理的请求 n 必上延时,说人话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服务处理的请求数除以消耗的时间。我们看一下分母模型处理的延时跟什么有关,是不是模型的 forward 时间?

我们当然希望这个时间尽可能小,对不对?再看分子,怎么能让分子变大呢?处理的请求 n 跟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模型一次能处理的条数,也就是 batch size。

二是服务的实例数量,也就是部署了多少个节点,一个节点能处理n,那 k 一个节点理论上就是 k 乘上n,这两个因素都直接增大了分子。

好到这里为止,我们就答出了面试官的第一个心理预期,那就是大模型服务的吞吐率跟两个因素有关,

1、是模型单次推理的延时,

2、是模型一次能处理的请求数量。

因此让吞吐率提高的方法是,尽量降低模型的推理延迟,同时增大模型的并行处理请求的能力。第一层回答到这里就结束了,也就是最基本的概念,相信大多数同学都能答得上来。

面试官的第二个心理预期


就是想知道你是否了解提高吞阻率的具体解决方法

我们继续来看,大模型的单次推理延迟有几个方向:

首先是减少计算量。可以采用权重加激活量化来解决,如果 profile 到服务的计算资源还有空余,

比如 GPU 的利用率只有60%,也可以用投机采样来做,也就是用一个小模型猜测,加大模型验证的方式。

另一个方向是提高访存利用率,将要结合所使用模型的计算量来分析,如果模型不是计算密集型的,也就是计算速度比访问内存速度快得多,这时候主要就是受到内存访问的瓶颈。在 self-attention 中大部分都是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减少访问内存次数可以极大提升单次推理速度。

Flash attention 就是这个思想,对大模型的并行处理能力也有两个优化方向。

一是在显存运行的情况下,增大模型一次处理的 batch size。

这里有多种方法,静态batching、动态 batching 以及连续的 batching 等等,差别就是合并 batch 的方式不同。

二是在业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水平扩展,增加节点数。

这里就要考虑到 scaling 的问题,也就是增加节点数之后要尽可能最大化利用每个节点的计算能力。

需要考虑到负载均衡的问题,比如用 K8S 加 GPU 利用率监测加 QLB 负载均衡来进行调优。

好,回答到这里我们就答出了面试官的第二个心理预期。

从基本概念到具体解决方法,那根据我的面试经验,大多数候选人可能就到此为止。

但是如果你想冲击一些大厂的大模型岗位,那还得再更进一步,跟其他候选人拉开差距。

面试官的第三个心理预期


就是希望你用业务中实际用过且行之有效的技术,能让他彻底信服。

这里要注意一个关键点,分清主次,选最重要最适合落地的方式来讲,这也是考验你的技术选型能力。

回到问题上来,如果是优化吞吐率,影响最大的因素肯定是模型处理的并行度。

单次推理延时影响的是单个用户的体验,而并行度是高并发的情况下的多个用户的体验。

另外从实际工程经验来看,如果增大 batch size,会以 10% 到 30% 的单次实验增加,换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吞吐率加速。

因此最后一层回答,我们就以目前最流行,加速最明显的 continuous batching 技术,来详细讲解是如何和实际业务模型结合的。

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有这个方法?原因是大模型服务不能假定固定长度的输入序列和输出序列。

因此对于 static batching 或者 Dynamic batching 来说,生成输出的变化可能会导致 GPU 严重未充分利用。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迭代级调度,一旦批中了一个序列完成生成,就可以在其位置插入一个新的序列,从而实现比静态批处理更高的 GPU 利用率。

我们来看这张图,它使用了连续批处理完成 7 条序列。

左图显示了单个迭代后的batch,右图显示了多次迭代后的batch。

一旦一个序列产生,结束序列标记,我们在其位置插入新的序列。

也就是图中的序列S5、S6、S7 ,这样就实现了更高的 GPU 利用率,因为 GPU 不需要等待所有序列完整才开始新的一个,而实际在代码层面实现时,还需要根据服务是流式输出还是一次性输出做进一步优化。

若是流式输出,则需要利用异步协程的async 和 await 来实现计算资源的切换,实现在 token 粒度级别的多用户输出,更进一步,在这个过程中, tokenize 和 detokenize 也可以用异步协程来实现,进一步提高编解码速度。

最后在回答过程中,我们可以边画图边结合实际用例给面试官讲解出来,体现我们对这个算法的熟练掌握程度,那到此为止,这才可以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面试回答。

如果您也对AI大模型感兴趣想学习却苦于没有方向👀
小编给自己收藏整理好的学习资料分享出来给大家💖
👉获取方式:

😝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保存图片到wx扫描二v码关注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AI大模型学习路线汇总👈

大模型学习路线图,整体分为7个大的阶段:(全套教程文末领取哈)

第一阶段: 从大模型系统设计入手,讲解大模型的主要方法;

第二阶段: 在通过大模型提示词工程从Prompts角度入手更好发挥模型的作用;

第三阶段: 大模型平台应用开发借助阿里云PAI平台构建电商领域虚拟试衣系统;

第四阶段: 大模型知识库应用开发以LangChain框架为例,构建物流行业咨询智能问答系统;

第五阶段: 大模型微调开发借助以大健康、新零售、新媒体领域构建适合当前领域大模型;

第六阶段: 以SD多模态大模型为主,搭建了文生图小程序案例;

第七阶段: 以大模型平台应用与开发为主,通过星火大模型,文心大模型等成熟大模型构建大模型行业应用。

### 大模型解决方案相关面试题目整理 以下是针对大模型解决方案的一些常见面试题目,涵盖了理论基础、实际应用以及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 #### 一、基础知识类 1. **什么是大模型?其核心特点是什么?** - 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考察候选人对于大模型的理解程度。大模型通常指参数量极大的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强大的泛化能力和表达能力[^1]。 2. **常见的大模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 候选人需要熟悉当前主流的大模型,如GPT系列、BERT、T5等,并能阐述每种模型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 3. **如何评估一个大模型的效果?常用的指标有哪些?** - 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例如BLEU分数用于机器翻译任务,Perplexity衡量语言生成质量等。 #### 二、工程实践类 4. **在训练大规模模型时遇到过哪些挑战?你是怎么解决的?** - 训练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内存不足、计算资源有限等问题。可以讨论分布式训练方法、梯度累积技巧等内容。 5. **谈谈你在项目中是如何部署大模型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吗?** - 实际操作层面会涉及模型剪枝、量化处理等方面的知识点;另外还需要考虑服务端框架的选择,像TensorFlow Serving或者TorchServe这样的工具链[^2]。 6. **当面对性能瓶颈时,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调优呢?** - 性能优化可以从硬件加速(GPU/TPU)、软件层面上做文章,包括但不限于调整batch size大小、使用混合精度训练等方式提高效率。 #### 三、高级话题探讨 7. **请解释一下Prompt Engineering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在哪里体现出来?** - Prompt engineering指的是设计有效的输入提示语句使得预训练好的通用型LLM更好地完成特定的任务需求。 8. **未来几年内你觉得AIGC领域最值得关注的技术方向有哪些?为什么?** - 此问题旨在了解应聘者对未来趋势是否有深入思考,可提及多模态融合、自监督学习进展等领域热点。 9. **假设现在让你负责开发一款基于大模型的产品,请描述下整个流程应该怎样规划比较好?** - 完整生命周期管理应覆盖需求分析阶段直至上线后的持续迭代更新环节,强调跨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要注重用户体验反馈收集机制建立。 ```python # 示例代码:简单展示如何加载并推理一个HuggingFace Transformer模型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pipeline, AutoTokenizer, AutoModelForSeq2SeqLM model_name = "t5-base" tokenizer = AutoTokenizer.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model = AutoModelForSeq2SeqLM.from_pretrained(model_name) text_to_summarize = "Your long text here..." inputs = tokenizer.encode("summarize: " + text_to_summarize, return_tensors="pt", max_length=512, truncation=True) outputs = model.generate(inputs, max_length=150, min_length=40, length_penalty=2.0, num_beams=4, early_stopping=True) summary = tokenizer.decode(outputs[0], skip_special_tokens=True) print(summary)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