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体系平台建设 —— 全流程质量保证及改进措施

质量保证及持续改进从来不是一个单纯地只提升测试阶段或测试人员能力的过程,更切实的说法应该是 —— 在有限投入(时间或人力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如何在保证整个产品/平台质量达标的条件下,最终缩短每次需求从构思到现网的交付时间

从某种程度上说,交付的成功率 = 交付效率 + 交付质量
而交付的质量和效率两者也是可以做一定程度的转换的。“交付效率 & 交付质量” 转换的能效的关键就要求配套的自动化支持平台体系是否可持续提升。

眼光再放长远一些,为持续提升交付的成功率,以及提升研发团队的整体实力,可以建立 “需求跟踪矩阵平台”,即需求、功能开发,测试用例、自动化、缺陷,客户问题反馈登记及关联平台,以实现

  • 量化并改进需求覆盖率,用例自动化覆盖率
  • 量化并改进测试用例实际有效性
  • 量化并改进自动化实施有效性

以下列出了交付全流程过程中各环节的关键性平台、体系或框架的建设,以及对应的收益。我们可以依据公司和团队的具体发展情况,按需或是按不同的路线图逐个搭建或完善,再逐一整合:

需求阶段


需求跟踪矩阵平台((用户 & 系统) 需求阶段)

  • 记录跟踪需求
    • (2B或定制开发交付型)软件需求说明(SRS)
    • (平台或是通用产品(迭代开发)型)分解的功能点(或 Use Case)
    • 系统需求
  • 链接原型图
  • 链接业务流程图
  • 链接 UX原型图

开发、测试阶段


业务侧

需求跟踪矩阵平台(架构 & 设计阶段)

  • 链接关键性架构设计图,或实现技术要求

需求跟踪矩阵平台(测试设计阶段)

  • 记录验收测试用例
    • 链接覆盖的功能点
  • 链接(集成)测试用例

技术侧

Mock Server平台

  • 提升前端自检效率
  • 提升后端服务级的单元测试效率,尤其是分布式体系下的微服务架构
  • 提供后端服务级的性能测试隔离检测

代码质量扫描整合平台

  • 降低代码块的隐形潜在问题(含安全)及复杂度

需求跟踪矩阵平台(测试执行阶段)

  • 记录并链接缺陷
    • 链接至需求功能点
    • 链接至功能模块(实现)
    • 链接至测试用例

代码执行覆盖框架

  • 用例在(手动/自动化)执行结束后,检测其对系统代码的实际的覆盖度。
    —— 提升用例设计及执行效率、效果(或检测出死代码块)

自动化回归平台

  • 按需(定时,或是任务驱动)完成各类自动化检测或回归测试
    • 新版本/环境部署的自动检测
    • 夜间或7×24小时无人值守
    • 分布式执行,提升回归执行速度
  • 量化自动化检测误报率,以持续提升代码自身质量

多环境构建平台

  • 提升(联合DevOps中的CI体系)多套(测试)环境的快速构建/重建效率
  • 方便多环境的发布版本的查询,以及环境健康监控及修复

CI 平台整合

  • 快速构建/重建一致的多套(测试)环境
  • 串联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的各平台或系统,快速验证(新)模块或系统的可用性,通知相关角色进行跟进
  • 减少人工审核环节,改为自动审核

生产环境部署阶段


多环境构建平台 & CI平台整合(见上方)

  • 预发布环境专用 CI 工作流
  • 生产环境专用 CI 工作流

持续运营阶段


业务侧

需求跟踪矩阵平台(客户问题反馈及修复阶段)

  • 登记客户问题反馈
    • 链接至已有需求功能点、功能模块、测试用例,或新增对应内容

其他关联性文章


自动化体系中各类 “编码” 任务的分工 —— 框架+类库 vs 测试开发人员 vs 业务验收(测试)人员 自动化体系中各类 “编码” 任务的分工 —— 框架+类库 vs 测试开发人员 vs 业务验收(测试)人员_ahhriver的博客-优快云博客

构建于 robotframework 上的自动化脚本目录组织结构:优快云

代码静态扫描 Sonar, Checkstyle, PMD, Findbug 的对比与使用侧重:优快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