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铜到王者!LaTeX数学公式的搞笑通关秘籍(中高级版)

从青铜到王者!LaTeX数学公式的搞笑通关秘籍

各位码农小伙伴们,是不是每次看到论文里那些酷炫的数学公式,都像看到外星文字一样懵圈?想在优快云上发篇带公式的技术博客,结果被各种符号和语法搞得想砸键盘?别慌!今天我就来当你们的“公式急救员”,手把手教你用LaTeX把数学公式玩得明明白白,从基础加减乘除到高深的量子物理公式,保证让你笑出腹肌的同时还能收获知识!

一、LaTeX:公式界的“瑞士军刀”

在正式开始之前,咱先来唠唠LaTeX到底是个啥玩意儿。LaTeX就像是数学公式界的“瑞士军刀”,不管是简单的1+1,还是能把人绕晕的傅里叶变换,它都能轻松拿捏。想象一下,别人还在用Word敲公式敲到手抽筋的时候,你用LaTeX,唰唰唰,分分钟就整出一篇排版精美、公式炸裂的文章,这波装X简直满分!

1.1 LaTeX的基础用法

LaTeX的使用方式简单粗暴,就像点外卖一样,你只需要告诉它你想要啥,它就给你做出来。在优快云的Markdown编辑器里,你可以用$符号来包裹行内公式,比如$x = 5$,渲染出来就是 x = 5 x = 5 x=5 ,悄咪咪地镶嵌在文字中间,毫无违和感。

要是你想单独展示一个公式,那就用$$把公式包起来,像这样:

$$
y = ax^2 + bx + c
$$

渲染出来就是:
y = a x 2 + b x + c y = ax^2 + bx + c y=ax2+bx+c
这大公式往这儿一摆,瞬间就有了大佬的气质有没有!

这里要注意哦,在不同的编辑器中,对LaTeX公式的支持可能会稍有不同。比如在Overleaf这个在线LaTeX编辑器中,使用方式和优快云的Markdown编辑器类似,但在一些本地的LaTeX编辑器,如TeXmaker中,除了上述方式,还可以通过特定的菜单选项来插入公式环境,不过本质上底层的LaTeX语法是一致的。而且,如果你使用的是VS Code编辑器,安装LaTeX Workshop插件后,不仅能实时预览公式,还能享受智能补全、语法检查等贴心功能,就像给你的公式输入配上了一个超级智能的小助手。

另外,在LaTeX中,注释也是个很实用的小技巧。你可以用%符号来添加注释,这在调试复杂公式或者标记公式用途时特别方便。比如:

$$
y = ax^2 + bx + c % 这是一个二次函数公式
$$

虽然注释内容不会显示在最终渲染的公式里,但能帮你快速理解和管理代码,就像在公式世界里留下的一个个小路标。

1.2 甘特图看LaTeX学习进度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学习LaTeX数学公式的过程,我特意画了个超接地气的甘特图(用mermaid语法实现):

2024-01-07 2024-01-14 2024-01-21 2024-01-28 2024-02-04 2024-02-11 2024-02-18 2024-02-25 2024-03-03 认识LaTeX语法 学习基础符号 复杂公式拆解 矩阵与行列式 高级函数与变换 自定义符号与模板 基础入门 进阶之路 王者修炼 LaTeX数学公式学习之旅

从图里可以看出来,学习LaTeX就像打游戏闯关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别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刚开始可能会被那些奇怪的符号搞得晕头转向,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从“公式小白”变身“公式大佬”!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大家可以根据这个甘特图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比如在认识LaTeX语法阶段,不仅要了解如何在不同编辑器中输入公式,还要去探索一些LaTeX文档的基本结构,像在一个完整的LaTeX文档中,除了公式,还会有标题、作者、段落等元素,它们都有各自特定的语法格式。以一个简单的LaTeX文档为例:

\documentclass{article}
\title{我的第一篇LaTeX文章}
\author{豆包}
\begin{document}
\section{引言}
这是我用LaTeX写的文章,里面会包含各种超酷的数学公式。
$$
y = ax^2 + bx + c
$$
\end{document}

这里\documentclass{article}表示文档类型为文章,\title\author分别设置标题和作者,\begin{document}\end{document}之间就是正文内容,包含文字和公式。在学习基础符号时,不能仅仅记住常见符号的写法,还要尝试将这些符号组合成简单的表达式,例如$a + \beta - \frac{1}{2}$,通过不断练习来加深记忆。同时,你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符号笔记库,把遇到的各种符号及其用法记录下来,方便随时查阅,就像拥有了一本专属的公式魔法宝典。

二、基础公式:数学界的“新手村”

现在,让我们先踏入数学公式的“新手村”,把那些最基础的公式语法拿下。就像游戏里先学会走路才能打怪一样,这些基础可是重中之重!

2.1 基本运算符号

最最基础的当然是加减乘除啦!在LaTeX里,它们的写法和我们平时用的符号有点不一样。加法用+,减法用-,这和我们平常写代码差不多,没什么难度。乘法用\times,写出来是 × \times × ,是不是瞬间感觉比普通的*高大上了许多?除法用\div,渲染出来就是 ÷ \div ÷ ,满满的数学味儿!

比如,我们想写一个简单的四则运算公式:

$$
2 \times 3 + 4 \div 2 - 1 = 7
$$

显示效果:
2 × 3 + 4 ÷ 2 − 1 = 7 2 \times 3 + 4 \div 2 - 1 = 7 2×3+4÷21=7
怎么样,是不是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这里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当乘法符号\times与变量或数字紧密相连时,为了避免歧义,有时候需要适当添加空格,比如$a \times b$ ,如果写成$a\times b$ ,在一些复杂公式中可能会被误读。另外,在表示分数形式的除法时,除了用\div ,还可以用/ ,例如$\frac{1}{2}$也可以写成$1/2$ ,但/在复杂公式中可能不太美观,所以一般在简单的数值运算中使用较多。

在一些涉及单位的运算中,符号的使用也有讲究。比如速度的计算公式 v = s t v = \frac{s}{t} v=ts(其中 v v v表示速度, s s s表示路程, t t t表示时间),如果要给路程和时间加上单位,写成$v = \frac{s \text{ (米)}}{t \text{ (秒)}}$ ,这里\text{}用于输入普通文本,让公式中的单位清晰可见,就像给公式里的每个元素都贴上了准确的标签。

2.2 上下标

在数学里,上下标可是常客。上标用^表示,下标用_表示。比如说,我们要写 x x x的平方,就写成$x^2$;要写 a a a的下标1,就写成$a_1$。要是上下标不止一个字符,就得用大括号{}把它们括起来。比如 x x x的10次方,写成$x^{10}$ a a a的下标123,写成$a_{123}$

再复杂点,我们想写 x x x y y y次方的 z z z次方,就可以这么写:

$$
x^{y^{z}}
$$

显示出来就是:
x y z x^{y^{z}} xyz
是不是感觉自己已经能驾驭一些小复杂的公式了?

当上下标嵌套使用时,顺序非常重要。例如$((a^b)_c)^d$ ,它表示先计算 a a a b b b次方,然后对结果取 c c c下标,最后再对新结果取 d d d次方。如果顺序写错,比如写成$(a^{b_c})^d$ ,其含义就完全不同了。而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left\right来调整上下标的位置,使公式看起来更美观。比如$x^{\left(\frac{1}{2}\right)^2}$ ,这里\left(\right)会根据内部内容的高度自动调整括号大小,让整个公式比例协调。

在化学公式中,上下标也经常用到。比如水的化学式 H 2 O H_2O H2O,写成$H_2O$;硫酸根离子 S O 4 2 − SO_4^{2-} SO42,写成$SO_4^{2-}$ 。在表示离子的电荷数时,上标就起到了关键作用,清晰地表明了离子的带电情况。另外,在一些物理公式里,像电阻的计算公式 R = ρ l S R = \rho\frac{l}{S} R=ρSl(其中 R R R表示电阻, ρ \rho ρ表示电阻率, l l l表示导体长度, S S S表示导体横截面积),如果要表示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能会写成 R = ρ 0 ( 1 + α t ) l S R = \rho_0(1 + \alpha t)\frac{l}{S} R=ρ0(1+αt)Sl ,这里$\rho_0$的下标0表示初始状态的电阻率,$\alpha$$t$分别表示电阻温度系数和温度,上下标让公式能够准确地表达物理意义。

2.3 分数与根式

分数在LaTeX里也有专门的语法。用\frac{分子}{分母}来表示,比如二分之一写成$\frac{1}{2}$ ,显示效果就是 1 2 \frac{1}{2} 21 。要是分数里还有分数,别怕,接着套就完事了!比如 1 2 3 4 \frac{\frac{1}{2}}{\frac{3}{4}} 4321 ,写成$\frac{\frac{1}{2}}{\frac{3}{4}}$ ,是不是很简单粗暴?

根式用\sqrt来表示,开平方直接写\sqrt{被开方数},比如 4 \sqrt{4} 4 写成$\sqrt{4}$ 。要是想开 n n n次方,就写成\sqrt[n]{被开方数},像 8 3 \sqrt[3]{8} 38 写成$\sqrt[3]{8}$ ,显示出来就是 8 3 \sqrt[3]{8} 38

来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

$$
\frac{\sqrt{x^2 + y^2}}{x + y}
$$

渲染结果:
x 2 + y 2 x + y \frac{\sqrt{x^2 + y^2}}{x + y} x+yx2+y2
是不是已经有那么点数学高手的范儿了?

对于分数,还有一些特殊的变体形式。比如\dfrac\tfrac\dfrac会以更大的字体显示分数,常用于单独显示的公式中,使公式更醒目;\tfrac则以较小的字体显示分数,适合在行内公式中使用,避免影响文本的行距。例如$\dfrac{1}{2}$$\tfrac{1}{2}$ ,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在根式方面,如果被开方数是一个复杂的表达式,同样可以用\left\right来包裹,像$\sqrt{\left(x^3 + 2x^2 + 1\right)}$ ,这样可以使根式与内部表达式的整体感更强。

在工程学中,经常会遇到带分数和根式的复杂公式。比如在计算圆台的体积公式 V = 1 3 π h ( R 2 + r 2 + R r ) V = \frac{1}{3}\pi h (R^2 + r^2 + Rr) V=31πh(R2+r2+Rr)(其中 V V V表示体积, h h h表示高, R R R r r r分别表示圆台上下底面的半径),如果要计算圆台的表面积,公式就会涉及到根式: S = π ( R + r ) l + π R 2 + π r 2 S = \pi (R + r)l + \pi R^2 + \pi r^2 S=π(R+r)l+πR2+πr2 ,其中 l = h 2 + ( R − r ) 2 l = \sqrt{h^2 + (R - r)^2} l=h2+(Rr)2 。用LaTeX表示就是:

$$
S = \pi (R + r)\sqrt{h^2 + (R - r)^2} + \pi R^2 + \pi r^2
$$

这样复杂的公式,通过LaTeX也能轻松呈现,就像给工程计算配上了一把精准的“数学武器”。

我将延续之前轻松幽默的风格,继续深入讲解LaTeX数学公式的高级内容,包括更多复杂场景下的应用和技巧,让文章内容更加丰富详实。

从青铜到王者!LaTeX数学公式的搞笑通关秘籍

三、进阶公式:挑战数学“中级副本”

3.2 积分(续)

如果积分区域是一个圆形,可以写成$\iint_{x^2 + y^2 \leq R^2} f(x,y) dxdy$ ,这里$x^2 + y^2 \leq R^2$就明确了圆形积分区域的范围。要是遇到更奇葩的积分区域,比如一个心形区域,别慌!虽然不能直接用简单式子表示,但可以通过参数方程等方式来定义边界,再在积分表达式中说明。

在积分运算里,还有一个超有用的技巧——积分换元法。在LaTeX中表示换元后的积分也很简单。比如,原积分$\int_{a}^{b} f(x) dx$ ,令$u = g(x)$ ,则$du = g'(x)dx$ ,换元后的积分写成$\int_{g(a)}^{g(b)} f(g^{-1}(u)) \frac{du}{g'(g^{-1}(u))}$ ,看起来复杂,但用LaTeX输入也就是多敲几个符号的事儿。

还有含参变量积分,比如$F(t) = \int_{a(t)}^{b(t)} f(x,t) dx$ ,这种在物理、工程问题里经常出现。在LaTeX里输入它毫无压力,要是想求$F(t)$$t$的导数,那就要用到莱布尼茨公式啦,$F'(t) = f(b(t),t)b'(t) - f(a(t),t)a'(t) + \int_{a(t)}^{b(t)} \frac{\partial f(x,t)}{\partial t} dx$ ,把这些公式用LaTeX整出来,瞬间感觉自己离学术大佬又近了一步!

3.3 矩阵与行列式

在矩阵方面,除了bmatrixvmatrix ,还有其他一些环境可以使用。比如pmatrix会在矩阵周围加上小括号,$\begin{pmatrix} 1 & 2 \\ 3 & 4 \end{pmatrix}$Bmatrix会加上大括号,$\begin{Bmatrix} 1 & 2 \\ 3 & 4 \end{Bmatrix}$ 。对于分块矩阵,如果块与块之间需要有更明显的分隔线,可以使用\hline命令。

要是矩阵的元素是很长的式子,一行写不下怎么办?别担心,LaTeX早就考虑到了。可以使用\begin{smallmatrix}环境,它会自动调整矩阵大小以适应文本。比如:

$$
A = \left(
\begin{smallmatrix}
a_{11} + a_{12}x + a_{13}x^2 & a_{14} + a_{15}x + a_{16}x^2 \\
a_{21} + a_{22}x + a_{23}x^2 & a_{24} + a_{25}x + a_{26}x^2
\end{smallmatrix}
\right)
$$

这里\left(\right)会根据矩阵内容自动调整括号大小,让整个矩阵看起来和谐统一。

在行列式计算中,伴随矩阵是个重要概念。对于一个$n$阶方阵$A$ ,它的伴随矩阵$\text{adj}(A)$ ,其元素是由$A$的代数余子式组成。用LaTeX表示一个三阶方阵的伴随矩阵求解过程:
$A = \begin{vmatrix} a_{11} & a_{12} & a_{13} \\ a_{21} & a_{22} & a_{23} \\ a_{31} & a_{32} & a_{33} \end{vmatrix}$
它的代数余子式$A_{ij} = (-1)^{i + j}M_{ij}$ ,其中$M_{ij}$$a_{ij}$的余子式。
那么伴随矩阵$\text{adj}(A) = \begin{pmatrix} A_{11} & A_{21} & A_{31} \\ A_{12} & A_{22} & A_{32} \\ A_{13} & A_{23} & A_{33} \end{pmatrix}$
这些公式用LaTeX输入,即使过程复杂,也能清晰呈现,就像给行列式计算配上了一本“操作指南”。

四、高级公式:勇攀数学“王者之巅”

4.1 函数与变换

在高级数学里,各种复杂的函数和变换让人头大,但在LaTeX里,它们都有对应的语法。比如三角函数, sin ⁡ ( x ) \sin(x) sin(x)写成$\sin(x)$ cos ⁡ ( x ) \cos(x) cos(x)写成$\cos(x)$ tan ⁡ ( x ) \tan(x) tan(x)写成$\tan(x)$ 。反三角函数也类似, arcsin ⁡ ( x ) \arcsin(x) arcsin(x)写成$\arcsin(x)$

还有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e x e^x ex写成$e^x$,要是想写以 a a a为底 x x x的对数,就写成$\log_a x$ ln ⁡ ( x ) \ln(x) ln(x)写成$\ln(x)$

在信号处理领域,傅里叶变换可是个“大杀器”。连续傅里叶变换$F(\omega) = \int_{-\infty}^{\infty} f(t) e^{-i\omega t} dt$ ,离散傅里叶变换$X(k) = \sum_{n = 0}^{N - 1} x(n) e^{-i\frac{2\pi}{N}kn}, k = 0, 1, \cdots, N - 1$ ,用LaTeX输入这些公式,能精准表达信号在频域和时域之间的转换关系,就像掌握了信号处理的“密码”。

在机器学习中,激活函数是神经网络的关键。比如常见的Sigmoid函数$\sigma(z) = \frac{1}{1 + e^{-z}}$ ,ReLU函数$\text{ReLU}(x) = \max(0, x)$ ,用LaTeX输入这些函数,方便在博客中向读者解释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瞬间让你的技术分享变得高大上。

4.2 自定义符号与模板

当基础的符号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时,就可以自己定义符号和模板。就像游戏里自己打造专属武器一样,超级酷!我们可以用\newcommand命令来定义新的命令。比如,我们想定义一个新的符号 ♡ \heartsuit ,可以这么写:

$$
\newcommand{\heartsuit}{\bigstar}
$$

然后在后面的公式里就可以直接用$\heartsuit$来表示这个符号了。

要是经常写一类复杂的公式,还可以定义模板。比如,我们经常写二次函数的求根公式:

$$
\newcommand{\quadratic}[3]{
    \frac{-#2 \pm \sqrt{#2^2 - 4#1#3}}{2#1}
}
$$

这样,当我们要写 a x 2 + b x + c = 0 ax^2 + bx + c = 0 ax2+bx+c=0的求根公式时,直接写$\quadratic{a}{b}{c}$ 就可以了,显示出来就是 − b ± b 2 − 4 a c 2 a \frac{-b \pm \sqrt{b^2 - 4ac}}{2a} 2ab±b24ac ,是不是方便了很多?

除了\newcommand ,还有\renewcommand命令,它可以重新定义已有的命令。比如觉得原来的\sin函数显示样式不好看,想换一种风格,就可以用\renewcommand{\sin}{\text{Sin}}$ (这里只是示例,实际中一般不会这么改标准函数)。

还可以定义带多个参数的复杂模板。比如定义一个计算圆的面积和周长的模板:

$$
\newcommand{\circlecalc}[1]{
    \text{面积: } \pi #1^2, \text{周长: } 2\pi #1
}
$$

当半径为$r$时,输入$\circlecalc{r}$ ,就会显示$\text{面积: } \pi r^2, \text{周长: } 2\pi r$ ,在涉及几何计算的文章中,这种模板能大大提高输入效率。

4.3 量子物理等高深公式

最后,我们来挑战一下“终极BOSS”——量子物理等高深领域的公式。这些公式简直就是公式界的“终极大魔王”,但有了LaTeX,我们也能把它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比如薛定谔方程,在一维情况下,不含时薛定谔方程$-\frac{\hbar^2}{2m}\frac{d^2\psi(x)}{dx^2} + V(x)\psi(x) = E\psi(x)$ ,含时薛定谔方程$i\hbar\frac{\partial\Psi(x,t)}{\partial t} = -\frac{\hbar^2}{2m}\frac{\partial^2\Psi(x,t)}{\partial x^2} + V(x,t)\Psi(x,t)$ 。用LaTeX输入这些方程,那些看起来神秘莫测的符号和运算,都能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

狄拉克方程$(i\gamma^\mu\partial_\mu - m)\psi = 0$ ,这里的$\gamma^\mu$是狄拉克矩阵,$\partial_\mu$是四维导数算符。在LaTeX中,通过特定的符号和语法,能将这个在相对论量子力学中至关重要的方程完美展示。

在量子场论中,还有更复杂的公式,比如克莱因 - 戈尔登方程$(\Box + m^2)\phi(x) = 0$ ,其中$\Box = \partial^\mu\partial_\mu$ 是达朗贝尔算符。这些公式虽然理解起来困难重重,但用LaTeX把它们写出来,至少在视觉上,我们已经站在了学术的“高地”,说不定哪天就能靠着这些公式“忽悠”住几个小伙伴呢!

五、避坑指南:那些年LaTeX公式踩过的坑

5.1 符号冲突与转义

在LaTeX里,有些符号有特殊含义,比如#$%&_^\ ,如果想在公式里输入它们的原始字符,就得进行转义。比如想输入$这个符号本身,要写成\$ ;输入#得写成\# 。要是忘记转义,LaTeX就会“一脸懵”,不知道你到底想干啥,然后报错给你看。

有时候,自己定义的命令可能和LaTeX内置命令冲突。比如你不小心用\newcommand{\sin}{...}重新定义了\sin ,后面再用\sin表示正弦函数时就会出问题。所以定义命令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尽量用独特的名称,避免“踩雷”。

5.2 公式过长与换行

当公式太长,一行放不下时,直接输入会让公式超出页面范围,很难看。这时候可以使用aligned环境来进行换行。比如:

$$
\begin{aligned}
y &= ax^2 + bx + c \\
  &= a(x^2 + \frac{b}{a}x) + c \\
  &= a(x + \frac{b}{2a})^2 + c - \frac{b^2}{4a}
\end{aligned}
$$

aligned环境中,用&来指定对齐位置,\\换行,这样公式就能整整齐齐地展示,再也不用担心“溢出屏幕”啦。

5.3 公式编号与引用

在一篇长文章里,公式很多时,给公式编号并引用就很重要。在LaTeX中,可以使用\label\ref命令来实现。比如:

$$
E = mc^2 \label{eq:energy}
$$
根据质能方程\ref{eq:energy},我们可以知道...

这样就能在文中方便地引用特定公式,就像给公式们都编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查找和引用都超方便。

六、总结:你就是下一个公式王者!

到这里,我们的LaTeX数学公式之旅就要结束啦!从最基础的加减乘除,到高深莫测的量子物理公式,从简单的符号输入,到复杂的自定义模板,我们一路披荆斩棘,终于走到了“王者之巅”。相信通过这篇文章,你已经对LaTeX数学公式有了全面的了解,以后在优快云上发带公式的博客,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记住,学习LaTeX就像学开车一样,刚开始可能会手忙脚乱,但只要多练多试,你就能成为“秋名山车神”,在公式的道路上一路狂飙!下次再看到别人被公式折磨得死去活来,你就可以潇洒地甩出一句:“放着我来!”

要是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或者发现了更有趣的LaTeX技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也别忘了点赞、收藏这篇文章,方便以后随时复习。让我们一起在优快云上用LaTeX打造出更多惊艳四座的技术博客吧!

这篇文章已经涵盖了丰富的LaTeX数学公式知识。若你觉得某些部分还需细化,或是想补充新的内容,欢迎随时告诉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ཌༀ傲穹_Vortexༀད༻

你的鼓励奖是我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