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命令 [-选项] [参数]
ls :
-l:以长格式显示目录下的内容列表。输出的信息从左到右依次包括文件名,文件类型、权限模式、硬连接数、所有者、组、文件大小和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等;
-d 显示目录本身,而不是目录里的内容
-a 显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 开头的文件称为隐藏文件
-L:如果遇到性质为符号链接的文件或目录,直接列出该链接所指向的原始文件或目录;
-R: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及子目录一并处理;
-m:用“,”号区隔每个文件和目录的名称;
-n:以用户识别码和群组识别码替代其名称;
-r:以文件名反序排列并输出目录内容列表;
-s:显示文件和目录的大小,以区块为单位;
pwd :以绝对路径的方式显示用户当前工作目录。
cd :改变当前路径
cd 进入用户主目录;
cd ~ 进入用户主目录;
cd - 返回进入此目录之前所在的目录;
cd .. 返回上级目录(若当前目录为“/“,则执行完后还在“/";".."为上级目录的意思);
cd ../.. 返回上两级目录;
cd !$ 把上个命令的参数作为cd参数使用。
touch : 如果文件不存在就创建, 如果存在,就更新时间
rm : 删除文件
-d:直接把欲删除的目录的硬连接数据删除成0,删除该目录;
-f:强制删除文件或目录;
-i:删除已有文件或目录之前先询问用户;
-r或-R:递归处理,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与子目录一并处理;
即删除非空目录
--preserve-root:不对根目录进行递归操作;
-v:显示指令的详细执行过程。
文件:指定被删除的文件列表,如果参数中含有目录,则必须加上-r或者-R选项。
mkdir : 创建目录
-p 如果父目录不存在,就创建
-m<目标属性>或--mode<目标属性>建立目录的同时设置目录的权限;
目录:指定要创建的目录列表,多个目录之间用空格隔开。
rmdir :只能删除空目录
-p:删除指定目录后,若该目录的上层目录已变成空目录,则将其一并删除
ls -l:以长格式显示目录下的内容列表。输出的信息从左到右依次包括文件名,文件类型、权限模式、硬连接数、所有者、组、文件大小和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等;
man 手册
1. 命令
2. API
3. C函数
5. 配置文件
7. 某一主题
8. 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命令
9.
在man命令下底行模式:
/ 查找关键字
n/N 下一个/上一个
q 离开
man -k 列出包含keyword关键字的手册页
cat : 查看文件内容
cat /etc/passwd
1. 用户名
2. 密码占位符
3. UID
4. GID
5. 描述
6. 家目录
7. shell
more 分屏看文件
空格 翻下一屏
b 向上翻屏
less 分屏看,还能查找
/ 查找
q 退出
head 缺省显示文件的前十行
-n K 显示前K行
tail 显示文件的尾10行
-n K 显示尾部的k行
-f 追加输出
echo "回显"
输出重定向: >
( >> )追加输出
课堂小练习:一个文件有100行,取出中间三行
head -n 51 ddd > tmp
tail -n 3 tmp
rm -rf tmp
head -n 51 tmp | tail -n 3
| 管道,本质,内核中的一块缓存
特点:一个进程可以往里面写 另外一个进程可以从里面度 读写必须同时进行
seq 3//生成一序列数字
1
2
3
cut:
-d 分列的标志符号
-f 取哪些列
离散的列 start-end连续的
sort : 缺省按ASCII排序
-n 按数值
uniq 去除相邻重复行
wc 统计行数,单词数,字符数
-l 行数
-w 单词
-c 字符
date : 显示当前日期
(1) + 进行格式化输出 只能有一个加号
%Y 年份 1990 %y 99
%m 月份
%d 月中的第几天
%F 等于 %Y-%m-%d //date +%F
%H 小时
%M 分钟
%S 秒钟
%T 等于 %H:%M:%S
+"%F %T" 有空格需要用双引号
(2) date -s : 改变系统时间
时间戳:从Linux的1997年0时0分0秒到现在的秒数。。。。。。
时间 -> 时间戳 date +%s //966656328
时间戳-> 时间 date -d @时间戳 +%格式化 // date -d @966656328 + %Y
cal : 万年历
-3 : 显示的是上一个月 本月 下一个月
2018 //年份 : 显示给定年份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