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时域滤波:从理论到实践
1. 滤波作为一种平均化过程
滤波是信号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尤其在表面测量学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复杂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在时域内进行滤波,本质上是一种平均化过程,通过对原始表面轮廓(含有噪声)进行处理,以获得更平滑的轮廓。这种平均化过程类似于用于监控股市波动的移动窗口平均法。
1.1 移动窗口平均法的应用
以股市为例,如果我们查看一只股票过去五年的价格历史,没有任何平均化处理,图表会显得杂乱无章,长期趋势难以辨识。然而,如果将价格在两周或一个月的时间窗口内进行平均,长期趋势就会变得明显。同样的道理,原始表面轮廓是嘈杂的,无法清晰显示底层的中波长和长波长成分。通过滤波,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这些成分。
1.2 滤波的具体实现
滤波的具体实现可以通过移动窗口平均法来完成。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图4.1所示,一个包含六个采样元素的轮廓 ( z ) 通过一个滤波器 ( S ) 进行平滑处理,该滤波器每次平均三个元素。
图 4.1 通过移动平均计算获得滤波后的轮廓线
1.2.1 移动窗口的步骤
- 初始化 :将权重函数定位在轮廓的左端,使得轮廓刚好与权重函数重叠。
- 计算加权平均 :计算加权平均值,得到过滤后轮廓的第一个值。
- 移动权重函数 :将权重函数向右移动一个元素,并再次计算加权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