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连多日都在聊机器学习算法相关的内容,今天让我们聊个轻松的话题:大数据行业的从业者究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笔者自己虽然经验也有限,但究竟是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8年有余,在业务前台的商业分析、后台的风控分析都有几年的摸索,可以聊下自己的一些感想,以期给到年轻的读者一些有益的参考信息(或者说避坑指南)。
选择什么样的岗位
大数据领域可以选择的岗位空间还是比较多样的,例如数据开发工程师、商业分析师、算法工程师等。应届生对于不同的岗位职责与发展路径往往并不清楚,很容易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尤其是“数据开发工程师”,这个岗位在学校里鲜有人知具体是做什么的,很多应届生入职之后才知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有些人则因为兴趣不符合还会面临是不是要转岗的纠结。所以,在求职前对于不同的发展方向做一些调研功课,还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不同的岗位并没有绝对的好坏优劣,重要的还是结合自身的兴趣点与能力项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下面我们聊聊笔者以上几个不同的岗位的认识。
数据开发工程师
很多公司的该岗位名称也会称为“数据仓库开发工程师”,“ETL开发工程师”,其实只有中等规模以上的公司才会有此岗位设置,因为小公司直接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来管理数据就够了,不需要建设庞大的数据仓库。但越是依赖数据化生存的公司,就越重视数据仓库的建设。那么什么样的同学更适合此类型的工作呢?经笔者观察,具有以下性格画像的同学可以考虑往这个方向发展:细心、沉稳、做事有条理。因为数据仓库是一项基础建设,它要做的是把企业里各种业务系统产生的原始数据汇聚、清洗、加工。需要有耐心和细心去梳理每一层的数据逻辑。在大公司里,这个岗位还是有比较长的发展通道的。
数据分析师
有的公司也称该岗位为商业分析师,BI。这个岗位主要面向业务部门,提供取数,咨询,报表开发,专题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等服务。这个岗位的门槛相对较低,对硬技能的要求比较少,软技能方面的要求更高一些。那么哪些同学适合这个岗位呢?经笔者观察,思路活跃,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