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工具开源,构筑技术创新基座
在通用计算领域,鲲鹏以突破性创新和持续开源开放,引领通用算力迈入全新阶段。
在今年的鲲鹏计算产业峰会上,进一步开源了鲲鹏应用使能套件 BoostKit 、鲲鹏统一并行加速库 KUPL ,以及三款新编译器 GCC for openEuler 、LLVM for openEuler 和高性能图编译器 ANNC ,助力开发者灵活自主地应用创新。
其中,鲲鹏应用使能套件 BoostKit 面向大数据、数据库、分布式存储、虚拟化、云手机等多个主流场景,提供软硬协同调优的加速软件包与参考实现,其集成的 WAAS 负载感知加速系统可自动配置全栈最优参数,使能伙伴实现极致性能。
目前,鲲鹏 BoostKit 生态开源开放地图已正式上线鲲鹏官网,并收录了超 25 款鲲鹏使能套件,开发者可以直接点击 “获取源码” 查看并下载。

同期即将开源的鲲鹏统一并行加速库( KUPL )则是基于鲲鹏处理器深度优化的并行加速库,包括多线程编程、数据管理、矩阵编程三类基础与拓展功能,结合鲲鹏处理器硬件特性,提供优化的调度与同步算法、异步数据搬运等差异化能力,从高性能、高易用角度为鲲鹏平台应用加速提供助力。

其关键特性包括:
众核并行
- 算子间并行,提供基于 graph 、queue 的任务依赖描述能力,实现算子动态负载均衡运行
- 算子内并行,实现面向多维度数据的自动任务拆分与并发执行功能
- 核间同步,提供低时延同步,规约接口
数据管理
- 异步内存拷贝,实现多级内存数据移动
- 共享内存通信,加速 NUMA 间数据移动
- 多级内存申请,提供高效内存申请能力
矩阵编程
- 简化 Matrix computation 编程,实现矩阵分块、矩阵乘、矩阵读取与保存能力
除此之外,鲲鹏本次还一并开源了三大新编译器, GCC for openEuler 、LLVM for openEuler 以及高性能图编译器 ANNC ,对 openEuler 操作系统 “编译工具链生态” 做出关键补位 —— 既覆盖了传统通用计算场景,又瞄准了 AI 与图计算等新兴领域,形成了从基础编译到高性能场景优化的全链路支撑,进一步夯实了鲲鹏架构在 IT 生态中的底层工具基础。
- GCC for openEuler :针对鲲鹏架构深度优化,并严格兼容上游 GCC 最新稳定版本的语法规则和编译接口,大幅降低企业 “换架构” 的开发成本;
- LLVM for openEuler :一套模块化、可扩展的编译器框架,凭借 “前端 - 中间表示( IR )- 后端” 的解耦设计,支持 C/C++、Rust、Go、Swift 等更多元的编程语言,便于开发者根据场景定制编译流程;
- 高性能图编译器 ANNC :专门针对 “计算图” 场景的高性能优化器,在 AI 与图计算成为企业数字化核心能力的当下,ANNC 弥补了鲲鹏生态在 “专用编译” 领域的空白。
至此,鲲鹏软件的全面开源,构筑起了鲲鹏从 “硬件提供者” 向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者” 升级的关键一步,吸引更多企业与开发者加入鲲鹏生态。
六年开源之路,生态版图持续扩张
回溯鲲鹏开源历程,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始终坚持让鲲鹏更易用、更好用!
2019 年,鲲鹏以 openEuler 操作系统、openGauss 数据库开源为起点,奠定了国产自主计算生态根基;2024 年又启动了原生开发技术,打通 “硬件 + 系统 + 工具” 技术链路;直至 2025 年全链路工具开放开源,标志着生态建设已迈入成熟期。
从 2019 年至今,鲲鹏生态用六年时间完成 “根基奠定 - 链路贯通 - 成熟落地” 的跨越式发展,不仅树立了 “以开源驱动产业创新” 的典范,也为全球计算产业多元化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
- 开源为核,凝聚生态合力:始终以开源技术为纽带,打破技术壁垒与企业边界,汇聚全球开发者与伙伴力量,形成 “共建共享、协同创新” 的生态模式,这是生态快速扩容的关键基础;
- 问题导向,突破关键瓶颈:每阶段战略均精准解决行业痛点 ——2019 年破 “核心软件依赖” 之困,2024 年解 “硬软协同低效” 之难,2025 年补 “工具门槛过高” 之缺,以技术突破推动生态升级;
- 自主可控,服务产业需求:始
785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