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公司滥用学术评审?ICLR论文风波引争议

近期,国际人工智能学术圈爆发了一场关于“AI生成研究论文”的争议。在今年的 ICLR(国际学习表征会议)上,三家AI公司——Sakana、Intology 和 Autoscience——宣称使用AI自动生成的研究论文,并成功被ICLR的研讨会接收。然而,这一做法随即引发了学术界对同行评审机制被滥用的强烈质疑。

AI论文进入学术会议,评审机制被滥用?

在国际学术会议中,研讨会论文的评审通常由会议组织方负责。Sakana 在提交AI生成论文之前,主动告知了 ICLR 的负责人,并获得了评审人的同意。然而,据 ICLR 官方确认,Intology 和 Autoscience 并未事先通知评审人,也未获得明确许可。

这种未经同意的行为在学术界引发了轩然大波。

“这些AI论文把学术评审当作‘人类评测工具’,但没有人同意为他们免费提供这种劳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计算机科学助理教授 Prithviraj Ammanabrolu 在社交平台 X 上愤怒表示。他呼吁,应当向学术编辑公开这些论文的真实来源。

学术同行评审是一项耗时且高度依赖志愿者的工作。据《自然》期刊的一项调查,40%的研究人员平均需要2至4小时来评审一篇论文。而随着AI研究的爆发式增长,这一负担正变得愈发沉重。仅在2024年,全球最大的AI学术会议 NeurIPS 的论文提交量就达到了17,491篇,比前一年激增了41%。

AI公司借学术评审“蹭热度”?

事实上,AI生成论文的泛滥已让学术界不堪重负。一项研究发现,2023年提交至 AI 会议的论文中,6.5%至16.9%可能包含AI自动生成的文本。而如今,AI公司不仅提交AI论文,还公然利用学术评审作为产品宣传手段,这种做法更是让学界大为不满。

以 Intology 为例,该公司在X平台上高调宣称:“我们的AI论文获得了一致好评!”并声称评审人对其论文的“创新想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这种“炫耀式”营销并没有赢得学术界的认可,反而引发了更多批评。

马里兰大学博士后研究员 Ashwinee Panda 在X上直言:“未经研讨会组织者同意就提交AI论文,这是对评审人时间的极大不尊重。”

他还透露,Sakana 曾在投稿前主动联系ICLR研讨会的组织团队,询问是否愿意接收AI生成论文。但该团队明确拒绝了。“如果连评审人都不知道自己在评审的是AI论文,这就是对学术规则的公然践踏。”

AI论文值得学术评审吗?

有趣的是,就连 Sakana 自己都承认,其AI论文存在明显问题,例如引用错误严重。此外,该公司提交的三篇论文中,只有一篇勉强符合学术会议的接受标准。最终,Sakana 在论文正式发表前选择主动撤稿,以示对学术规范的尊重。

对于 AI 生成论文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表达了担忧。Pleias AI 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Alexander Doria 认为,AI 生成论文的评估工作不应被学术界“免费承包”,而应该交由受薪的专业机构来执行。

“评审工作应该由获得合理报酬的研究人员完成,而不是让学术界免费为AI公司做测试。”Doria 在 X 上表示,“学术会议不是AI公司的营销工具。”


AI公司滥用学术评审?ICLR论文风波引争议

Roblox 开源 AI 3D 生成模型,游戏开发迎来智能化变革

Cursor AI:你该自己写代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