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OJ 1328 卿学姐与诡异村庄(并查集判断矛盾)

通过村民间的指控判断好人坏人身份,使用并查集算法解决矛盾判断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卿学姐与诡异村庄

Time Limit: 4500/1500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65535/65535KB (Java/Others)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去秋来。

卿学姐终于从天行廖那里毕业啦。出山的卿学姐首先来到了一个诡异的村庄。

在这个村庄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

好人只说真话,坏人只说假话。

村庄虚伪的平静由于卿学姐的到来,终于被打破了。

人们开始互相指控,每个人都会说另外一个人是否是好人。

卿学姐修行途中只学会了膜法,却不谙世事,所以卿学姐无法确认哪些人是好人,哪些人是坏人。

但是机智的卿学姐意识到可以通过这些人的指控来分辨。

现在告诉你村庄中每个人指控谁是否为好人,请问是否有个合理的分类能够符合所有的指控。

Input

第一行一个整数NN,表示村庄总共有NN个人,村民从11开始编号到NN

1N1000001≤N≤100000

接下来NN行,每行两个整数,ai,tai,t,如果tt11,那么说明第ii个人认为第aiai个人是好人。如果tt22,那么说明第ii个人认为第aiai个人是坏人。

1aiN1≤ai≤N

Output

如果存在一个好人坏人的分类能够满足所有的指控,那么输出"Time to show my power",否则输出"One face meng bi"

Sample input and output

Sample Input Sample Output
3
2 2
3 1
1 2
Time to show my power
3
2 2
3 2
1 2
One face meng bi

Hint

第一组样例中,如果1是好人,2和3都是坏人,就能解释得通这些指控

Source

2016 UESTC Training for Data Structures

题解:并查集经典应用——判断矛盾,每个人的说真话与说假话分别为一个点,然后对于并存状态连边,当说真话与说假话同时存在的时候即为矛盾

代码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io>

const int maxn=100000;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par[5*maxn];

void init(int n){
    for (int i = 0;i<n;i++)
    {
        par[i] = i;
    }
}

int Find(int x){
    if(par[x] != x){
       par[x] = Find(par[x]);
     return par[x];
}
}

bool same(int x,int y){
  return Find(x) == Find(y);
}
int main()
{
    int N,a,b,k=0;
    scanf("%d",&N);
    init(2*N);
    for(int i = 0;i<N;i++)
    {
        scanf("%d %d",&a,&b);
        if(b==1)
        {
            par[i]=Find(par[a-1]);
            par[i+N]=Find(par[N+a-1]);
        }
        else
        {
            par[i]=Find(par[a+N-1]);
            par[N+i]=Find(par[a-1]);
        }
    }
    for(k=0;k<N;k++)
    {
        if(same(k,N+k)){
            printf("One face meng bi");
            break;
            }
    }
    if(k==N)
    printf("Time to show my power");
    return 0;
}


### CDOJ 300 木杆上的蚂蚁 #### 题目描述 题目涉及若干只蚂蚁在一个长度为 \( L \) 的水平木杆上移动。每只蚂蚁初始位置方向已知,当两只蚂蚁相遇时会立即掉头反向行走。目标是计算所有蚂蚁最终离开木杆的时间以及它们的顺序。 --- #### 解决方案概述 该问题的核心在于模拟蚂蚁的行为并处理碰撞事件。尽管表面上看起来需要复杂的碰撞检测逻辑,但实际上可以通过一种巧妙的方式简化问题:假设蚂蚁在碰撞时不改变方向,则可以忽略碰撞的影响[^2]。因此,只需关注每只蚂蚁到达木杆两端所需时间即可。 以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 1. **输入解析** 输入数据包括测试用例数量 \( T \),每个测试用例包含木杆长度 \( L \) 蚂蚁的数量 \( N \)。对于每只蚂蚁,记录其初始位置移动方向(左或右)。 2. **时间顺序计算** 对于每只蚂蚁: - 如果它朝左移动,则离木杆左侧的距离为其当前位置; - 如果它朝右移动,则离木杆右侧的距离为 \( L - \text{当前蚂蚁的位置} \)。 将这些距离存储下来,并按升序排列以确定蚂蚁离开木杆的顺序。 3. **输出结果** 输出每只蚂蚁离开木杆的时间及其编号。 --- #### Python 实现代码 以下是一个完整的 Python 实现: ```python t = int(input()) # 测试用例数量 for case in range(1, t + 1): n, l = map(int, input().split()) # 蚂蚁数量木杆长度 ants = [] for _ in range(n): idx, pos, direction = input().split() idx = int(idx) pos = int(pos) if direction == 'L': time_to_fall = pos # 到达左边所需时间 else: time_to_fall = l - pos # 到达右边所需时间 ants.append((time_to_fall, idx)) # 按照掉落时间排序 sorted_ants_by_time = sorted(ants, key=lambda x: x[0]) # 提取原始索引以便后续匹配 original_indices = list(range(len(sorted_ants_by_time))) # 打印结果 print(f"Case #{case}:") for ant_index in original_indices: print(sorted_ants_by_time[ant_index][1], end=" ") print() ``` --- #### 关键点解释 1. **碰撞不影响总时间** 假设蚂蚁在碰撞时不改变方向,则整个过程中的最大时间为任意一只蚂蚁到最近端点的最大距离。这使得我们可以跳过复杂的状态更新操作[^2]。 2. **效率优化** 使用内置函数 `sorted` 可以高效完成排序任务,算法整体复杂度为 \( O(N \log N) \)。 3. **边界条件** 特殊情况包括仅有一只蚂蚁的情况或者所有蚂蚁都朝同一方向移动的情形。程序应能正确处理此类场景。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