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USART
一、基本原理
通信接口
-
通信的目的:将一个设备的数据传送到另一个设备,扩展硬件系统
-
通信协议:制定通信的规则,通信双方按照协议规则进行数据收发
芯片内的通信接口
同步靠时钟线,异步靠波特率
串口通信
-
串口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通讯接口,串口成本低、容易使用、通信线路简单,可实现两个设备的互相通信
-
单片机的串口可以使单片机与单片机、单片机与电脑、单片机与各式各样的模块互相通信,极大地扩展了单片机的应用范围,增强了单片机系统的硬件实力
硬件电路
-
简单双向串口通信有两根通信线(发送端TX和接收端RX)
-
TX与RX要交叉连接
-
当只需单向的数据传输时,可以只接一根通信线
-
当电平标准不一致时,需要加电平转换芯片
电平标准
电平标准是数据1和数据0的表达方式,是传输线缆中人为规定的电压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串口常用的电平标准有如下三种:
-
TTL电平:+3.3V或+5V表示1,0V表示0
-
RS232电平:-3-15V表示1,+3+15V表示0
-
RS485电平:两线压差+2+6V表示1,-2-6V表示0(差分信号)
串口参数及时序
-
波特率:串口通信的速率
-
起始位:标志一个数据帧的开始,固定为低电平
-
数据位:数据帧的有效载荷,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低位先行
-
校验位:用于数据验证,根据数据位计算得来
-
停止位:用于数据帧间隔,固定为高电平
USART
-
USART(Universal Synchronous/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
-
USART是STM32内部集成的硬件外设,可根据数据寄存器的一个字节数据自动生成数据帧时序,从TX引脚发送出去,也可自动接收RX引脚的数据帧时序,拼接为一个字节数据,存放在数据寄存器里
-
自带波特率发生器,最高达4.5Mbits/s
-
可配置数据位长度(8/9)、停止位长度(0.5/1/1.5/2)
-
可选校验位(无校验/奇校验/偶校验)
-
支持同步模式、硬件流控制、DMA、智能卡、IrDA、LIN
-
STM32F103C8T6 USART资源: USART1、 USART2、 USART3
*USART框图
工作过程
发送时,硬件检测到有数据写到发送数据寄存器,就会检查当前发送移位寄存器是不是有数据移位,如果没有,数据会立刻全部放到发送移位寄存器,准备发送。当数据从TDR移动到发送移位寄存器后,会置标志位TXE(TX Empty)发送寄存器空,检查TXE标志位为1,就可以写入下一个数据。如果有,等待,一但数据移位完成,立马再放进去。有TDR和移位寄存器的双重缓存,可以保证连续发送数据的时候,数据帧之间不会有空闲,提高工作效率
接收同理RXNE
硬件数据流控:如果发送设备发的太快,接收设备来不及接收,就会出现丢弃或覆盖数据的现象,有了流控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nRTS(Request to send)请求发送,是输出脚。n是低电平有效
nCTS(Clear to send)清除发送,是输入脚,用于接收别人的nRTS
数据帧
字长设置
9位选有校验
8位选无校验
停止位
起始位侦测
对接收的要求更高
检测噪声的数据采样,有噪声在RXNE位的上升沿设置NE标志。
波特率发生器
-
发送器和接收器的波特率由波特率寄存器BRR里的DIV确定,带小数,更准确
-
计算公式:波特率 = fPCLK2/1 / (16 * DIV)
二、USART库函数
串口发送
void Serial_Init(void)
{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USART1, ENABL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USART_InitTypeDef USART_InitStructure;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BaudRate = 9600;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 =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Mode = USART_Mode_Tx;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Parity = USART_Parity_No;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StopBits = USART_StopBits_1;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WordLength = USART_WordLength_8b;
USART_Init(USART1, &USART_Init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