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之等价类

文章目录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的概念
把系统看成一个不透明的黑匣,在完全不考虑系统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验证系统是否达到用户需求。
不考虑系统或者组件的内部细节,只关注在选择的输入和相应的执行条件下所产生的输出结果。

用黑盒测试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必须在所有可能的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中确定测试数据,来检查程序是否都能产生正确的输出。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穷举测试数量太大,无法完成。如以下程序:

等价类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
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

无效等价类
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无效等价类指对程序的规格说明是不合理的或无意义的输入数据所构成的集合。对于具体的问题,无效等价类至少应有一个,也可能有多个,

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等价类的划分

  • 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 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 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布尔量的取值:真或假(TrueorFalse)
  • 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 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设计测试用例

  • 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 有效场景的用例:设计有效场景的用例,每个用例应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 异常场景的用例:设计异常场景的用例,每个用例应仅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等价类的适用场景
当输入或输出的条件能够划分范围的时候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