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非对称PWM模式实现动态移相(Asymmetric PWM mode的用法)

MCU:STM32F334C8T6

STM32有多种PWM模式,实现各种不同的强大功能,本文使用非对称PWM模式,实现可动态改变移相相位的全桥PWM驱动波形

首先什么是非对称PWM模式?

Asymmetric mode allows two center-aligned PWM signals to be generated with a programmable phase shift.
那什么是center-aligned PWM?个人比较浅显的理解为计数器采用中心计数模式时的PWM,如下图所示(截自ST官方参考手册),所以这里和之前讲的PWM中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计数器模式的选择,一定是选择中心计数模式,可根据中断的需要选择中心计数模式1,2,3. 选择此模式之后对应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和之前的PWM区别之二:计数周期,由于中心对其模式在一个周期内分别向上向下计数一次,所以周期就变成了普通模式下的两倍,要想是输出波的频率不变,那么必须改变自动重装载寄存器ARR的值,使其为普通模式下的一半,则实现了所需要的频率的输出。

非对称PWM也有两种模式:
Asymmetric PWM mode 1 - OC1REF has the same behavior as in PWM mode 1.OC1REFC outputs OC1REF when the counter is counting up, OC2REF when it is counting down.
Asymmetric PWM mode 2 - OC1REF has the s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帮助用户寻找如何在Stata中实现非对称斜率模型(Asymmetric Slope, AS)的代码示例。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他们提到的非对称斜率模型,可能指的是在回归分析中,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在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有不同的斜率。例如,当X增加和减少时,对Y的影响可能不对称。 接下来,我应该回顾已有的引用内容,看看是否有关的信息。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几个与Stata关的内容。引用[3]提到了非对称固定效应模型,指出标准的面板方法假设方向对称,而非对称模型可能允许X增加和减少对Y的影响不同。这可能与非对称斜率模型有关。引用[4]提到了面板回归模型的选择,包括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等,但未直接提到AS模型。引用[1]和[2]涉及中介效应和DEA模型,似乎不关。 因此,主要参考引用[3]中的非对称固定效应模型。根据该引用,非对称模型可能通过将解释变量分解为正向和负向变化的部分来实现。例如,将X分解为X_inc(当X增加时的变化量)和X_dec(当X减少时的变化量),然后在回归中分别估计这两个部分的系数。 接下来,我需要考虑如何在Stata中实现这一点。通常的步骤可能包括数据准备、生成分解变量、运行回归模型。例如,使用Stata的egen命令或generate命令创建新的变量,分别捕捉X的正向和负向变化。然后,在回归模型中加入这两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如xtreg, fe)或其他面板数据模型。 还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现成的Stata命令或用户编写的程序来实现非对称斜率模型。如果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没有直接代码,可能需要根据方法手动编写代码。例如,在面板数据中,使用xtreg命令,并包含分解后的变量。 另外,需要注意模型的设定是否正确,比如如何处理时间效应、个体效应,是否需要聚类标准误等。同时,生成分解变量时,可能需要使用滞后项或差分项,这取决于模型的具体定义。 可能的挑战包括正确分解解释变量,以及确保模型设定符合非对称效应的理论框架。例如,如何定义X的增加和减少,是使用差分还是其他方法。此外,可能需要进行稳健性检验,比如比较对称模型和非对称模型的拟合优度,使用似然比检验或Wald检验来判断非对称效应是否显著。 总结步骤可能包括: 1. 准备面板数据,确保正确设置时间和个体变量。 2. 生成分解变量,如X_inc和X_dec,分别表示X的正向和负向变化。 3. 运行固定效应回归,将分解后的变量作为解释变量。 4. 解释结果,查看正向和负向变化的系数是否显著不同。 5. 进行模型检验,比较对称和非对称模型的优劣。 需要验证这些步骤是否符合引用[3]中的描述,并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同时,可能需要参考Stata的官方文档或关文献,确认分解变量的方法是否正确。如果用户需要更具体的示例,可以提供一段示例代码,演示如何生成变量并进行回归分析。</think>根据您对非对称斜率模型(AS)的需求,结合Stata的面板数据分析特性,以下是实现方法及代码示例: ### 一、非对称斜率模型实现原理 非对称斜率模型的核心是将解释变量分解为正向变化($X^+$)和负向变化($X^-$),例如: $$X^+ = \max(\Delta X, 0), \quad X^- = \min(\Delta X, 0)$$ 这种方法允许$X$对$Y$的影响在增加和减少时呈现不同斜率[^3]。 ### 二、Stata代码实现步骤 1. **数据预处理** 生成非对称分量变量: ```stata tsset id year // 声明面板数据格式 gen delta_x = D.x // 计算X的一阶差分 gen x_plus = delta_x if delta_x > 0 // 正向变化分量 replace x_plus = 0 if missing(x_plus) gen x_minus = delta_x if delta_x < 0 // 负向变化分量 replace x_minus = 0 if missing(x_minus) ``` 2. **模型估计** 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stata xtreg y x_plus x_minus i.year, fe vce(cluster id) // 控制年度固定效应 est store asymmetric ``` 3. **对称性检验** 比较对称模型与非对称模型: ```stata xtreg y delta_x i.year, fe vce(cluster id) // 对称模型 est store symmetric lrtest asymmetric symmetric // 似然比检验 ``` ### 三、结果解读要点 - 关注`x_plus`和`x_minus`系数的显著性差异 - 似然比检验P值小于0.05时,说明存在显著非对称性 - 可使用`margins`命令绘制非对称效应图
评论 10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