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Mike Tang, Lester Li
前言
本文是《Web3.0 Explorer》系列的第二篇,第一篇是:《对Web3.0概念的梳理》。本文也会承接上一篇的理念继续探讨。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上目前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启蒙阶段,故本文很多地方也只是略作提及,并不深入。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上一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Web3.0是一套开放的协议簇。基于开放的协议,能激发各方强大的创新能力
●Web3.0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平台的利益分配问题。打破Web2.0导致的大中介平台垄断,让价值从平台顺畅分配到平台中的每个价值创造者。Web3.0仍然会存在(大)平台,但是这个平台是归社区共同拥有
Web2.0平台由公司拥有,Web3.0平台由社区拥有。
对这种理念细化作图如下:
Web2.0 Platform Illustration
Web3.0 Platform Illustration
相对于Web2.0平台,Web3.0平台核心部分有如下一些参与方:
●Community Validators/Nodes:平台网络的维护者,底层区块链节点的运行者,验证者。用于提供服务安全性
●Community Contributors:包含社区开发者、宣传者等等。对项目有直接贡献
●其它所有的价值贡献者:包含但不限于平台内容贡献者。价值贡献者也覆盖终端消费者
也就是说,Web3.0平台对于Web2.0平台来说,平台已经不再是归一家公司所有了,它存在一种组织形式的进化。
组织形式的进化
对平台来说,组织形式的进化是全面的:既有内部的组织形式进化,也有与外部关系的组织形式进化。我们下面提到的几个词汇:项目,平台,应用,Web3.0 App,这几个词,除非特别指明,默认都表达同一个意思。
先来说说项目内部的组织形式进化。
项目会保持一个精简的团队规模,只包含最必要的几个组成部分:
●核心管理团队
●核心研发人员
●核心开发者社区运营人员
●核心市场推广人员
●核心设计人员
●必要的其它工作人员
除了上述核心人员,所有的岗位都可以开放给社区。也就是说社区可以共同参与项目的推进。比如:
●由于是开源代码,社区开发者可以贡献代码,修复bug等。对这些开发者,可以适当有bounty支持
●社区开发者可以参与申领和实现整块功能。项目团队可以采用发issue的形式,以grant的形式交给社区开发者开发
●在核心团队外围可以建立一些社区KOL,帮助运营整个社区。适当可以有一些激励措施
●所有参与做validator的节点方,可以自发帮助项目做宣传。Validator本身有激励,不需要再额外激励了
采用这种与社区共同协作的形式,可以改变传统企业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打法。也就是说,公司制的形式可能会被冲击。
我们对项目的成本做了一些分析:
●仅保留核心团队,能大大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甚至不需要集中的办公室,或者只需要保留一个很小的办公室。也能节约成本
●项目早期有社区的积极参与,能搜集更多人的需求,做出更好的产品设计,降低设计成本
●与社区强协作,可以极大的节省市场推广的的费用,以及项目早期的公测费用
●与社区强协作,良好的互动,能提升产品的bug修复、功能升级的迭代效率,降低研发成本
●只要产品达到或接近预期目标,强烈的社区参与感会让每个用户自发的传播,容易形成正向的网络效应。降低市场推广成本
这些节约出来的成本,可分配给平台上真正的价值创造者。
然后讲讲项目与用户的关系变化。
●Web3.0平台中,用户在平台上贡献了内容或数据,给平台创造了价值。至于这个价值是多少,可以做定量的指标评估(但不可能完全精准),这个评估一般来说不会是实时的,或预置的。这种价值产生的收益,最终会以某种形式分配给到用户
●这种定量的指标和配套的计算方法,会以完全开放的形式,清晰准确地记录下来,并以可靠可信的形式执行
●平台与用户,真正融合为一体,用户乐于为平台创造价值,平台清晰可靠地为用户回馈收益
然后讲讲项目与资本方的关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