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 with ... as 原理

对于文件、数据库连接、socket 等系统资源而言,应用程序打开这些资源并执行完业务逻辑之后,必须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关闭(断开)该资源。否则会一直占用资源,影响性能。


以向文件写入数据为例

普通版:
f = open('file.txt', 'w')
f.write('waspvae')
f.close()

这种写法会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如果在调用 write 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会导致后续代码无法执行,close 方法无法被调用,文件无法关闭,资源就会一直被该程序占用,无法释放。

改良版:
f = open('file.txt', 'w')
try:
    f.write('waspvae')
except IOError:
    print('error')
finally:
    f.close()

改良版虽然解决了出现异常无法关闭的问题,但代码有点复杂,不符合 python 精神。

终极版:
with open('file.txt', 'w') as f:
    f.write('waspvae')

终极版更加优雅、简洁。open 方法的返回值赋值给变量 f,with … as 后面的语句属于 with 的作用域,当离开 with 作用域的时候,系统能够自动调用 f.close() 方法,那么它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在讲 with 的原理前要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上下文管理器(Context Manager)。

上下文管理器

任何实现了 enter() 和 exit() 方法的对象都可称之为上下文管理器,上下文管理器对象可以使用 with 关键字。文件对象就是实现了上下文管理器

模拟实现一个自己的文件类,让该方法实现 enter() 和 exit() 方法。

class File():

    def __init__(self, filename, mode):
        self.filename = filename
        self.mode = mode

    def __enter__(self):
        print("entering")
        self.f = open(self.filename, self.mode)
        return self.f

    def __exit__(self, *args):
        print("will exit")
        self.f.close()
# 因为 FIle 类实现了上下文管理器,所以可以使用 with 语句
with File('file.txt', 'w') as f:
    print("writing")
    f.write('waspvae')

打印结果为:

entering
writing
will exit

首先调用该实例的 enter 方法,打印 entering,把返回结果绑定到变量 f 上,然后打印 writing,当 with 的作用域执行完毕,调用 exit 方法,打印 will exit ,关闭文件。

实现上下管理器的另一方式(contextmanager 装饰器)

在 contextlib 模块中,提供了 @contextmanager 装饰器,将一个生成器函数当成上下文管理器使用,上面的代码与下面的代码等效

from contextlib import contextmanager
@contextmanager
def file(filename, mode):
    print("entering")
    f = open(filename, mode)
    yield f
    print("will exit")
    f.close()
with File('file.txt', 'w') as f:
    print("writing")
    f.write('waspvae')

通过 yield 将函数分割成两部分,yield 之前的语句在 enter 方法中执行,yield 之后的语句在 exit 方法中执行。紧跟在 yield 后面的值是函数的返回值。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分析用户提供的这段JavaScript代码,并解释它的功能。首先,我会通读代码,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getQ的函数。函数一开始获取了user_nickname输入框的值,存储在userid变量中。如果userid是null或undefined,函数返回false。否则,发起一个AJAX POST请求到../services/Qxgl.ashx,传递action和id参数。请求头里有一个Authorization令牌,看起来像是某种认证信息。 成功回调函数处理返回的msg数据,遍历msg.ds数组,对每个item,通过typeid设置对应的复选框为选中状态。然后收集所有选中的复选框的值,用逗号拼接后去掉最后一个逗号,将结果填入typename输入框。 接下来,我需要确认各个部分的细节是否正确。例如,检查jQuery选择器是否正确,AJAX调用的参数是否合理,以及数据处理是否有潜在错误。比如,$.each遍历msg.ds是否正确,假设msg.ds是一个数组。另外,拼接结果时使用substring去除末尾逗号是否可靠,是否有更稳妥的方法。 还要注意可能的安全问题,比如硬编码的Authorization头,这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但用户可能已经处理了。此外,用户权限验证是否在服务端进行,这里只是前端控制,需提醒用户不能仅依赖前端验证。 最后,将这些分析整理成结构清晰的解释,分步骤说明代码的功能和潜在注意事项,确保用户能够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及可能的改进点。</think>这是一个典型的基于jQuery的AJAX请求实现,主要用于获取并设置用户权限信息。让我们分步骤解析这个函数的功能: 1. **函数定义与用户ID获取** ```javascript var getQ = function () { var userid = $('#user_nickname').val(); // 获取用户输入框的值 ``` 2. **空值校验** ```javascript if (userid == null || userid == undefined) { // 验证用户ID有效性 return false; } ``` 3. **AJAX请求配置** ```javascript $.ajax({ type: "POST", // 使用POST方法 url: "../services/Qxgl.ashx", // 后端接口地址 headers: { // 请求头认证信息 "Authorization": "0772A4AA051DDEBB393DC164B19A32E57C4FEEAB27A77820" }, ``` 4. **请求参数传递** ```javascript data: { action: "getQ", // 执行动作类型 id: userid // 传递用户ID参数 }, ``` 5. **成功回调处理** ```javascript success: function (msg) { // 遍历返回数据集 $.each(msg.ds, function (index, item) { // 根据typeid勾选对应复选框 $('#a' + item.typeid).attr("checked", true); }) // 拼接选中值 var result = ""; $("input[name='select_checkbox']:checked").each(function () { result += $(this).val() + ','; }); // 去除末尾逗号 if (result != "") { result = result.substring(0, result.lastIndexOf(',')); } // 填充到显示框 $("#typename").val(result); } ``` **功能总结**: - 这是一个用户权限查询功能 - 通过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查询关联的权限配置 - 将查询结果转换为复选框勾选状态 - 汇总选中权限显示在文本框中 **潜在注意事项**: 1. 硬编码的`Authorization`头存在安全风险,建议动态生成 2. 缺少错误处理逻辑(error回调) 3. 使用字符串拼接处理结果可以考虑改用`Array.join()` 4. 权限控制不能仅依赖前端验证,必须配套后端验证 5. 对`msg.ds`的数据结构有强依赖,建议增加数据校验 6. 建议使用`.prop()`代替`.attr()`操作复选框状态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