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
这段时间刚好开始复习Java,就顺便把笔记整理成博客,巩固一下知识。
一、异常概述与异常体系结构
1、概述
在使用计算机语言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即使程序员把代码写得尽善尽美,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仍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因为很多问题不是靠代码能够避免的。比如: 客户输入数据的格式, 读取文件是否存在, 网络是否始终保持通畅等等。
异常:在Java语言中, 将程序执行中发生的不正常情况称为“异常” 。
(开发过程中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不是异常)
2、分类
Java程序在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事件可分为两类:
- Error: Java虚拟机无法解决的严重问题。 如: JVM系统内部错误、 资源耗尽等严重情况。比如:StackOverflowError和OOM。 一般不编写针对性的代码进行处理。
- Exception: 其它因编程错误或偶然的外在因素导致的一般性问题, 可以使用针对性的代码进行处理。 例如:
1、空指针访问
2、试图读取不存在的文件
3、网络连接中断
4、数组角标越界
对于Error来说,错误是不可查的,因为它们在应用程序的控制和处理能力之外,而且绝大多数是程序运行时不允许出现的状况。对于设计合理的应用程序来说,即使确实发生了错误,本质上也不应该试图去处理它所引起的异常状况。因此我们编写程序时不需要关心这类异常。
所以我们主要讨论Exception。
3、Exception异常
Exception是程序本身可以处理的异常。异常处理通常指针对这种类型异常的处理。Exception类的异常包括 checked exception(受检异常) 和 unchecked exception(非受检异常)。
(1)checked exception
编译时异常(checked):
Java编译器会检查这些异常,当程序中可能出现这类异常时,要求必须进行异常处理,否则编译不会通过。
(2)unchecked exception
运行时异常(unchecked):
Java编译器不会检查这些异常,在程序中可以选择捕获处理,也可以不处理,照样正常编译通过。
二、异常处理机制
1、捕获异常:try-catch-finally
(1)概念
Java提供 try 和 catch 块来处理异常。try块用于包含可能出错的代码,catch块用于处理try块中发生的异常。可以根据需要在程序中有多个try - catch 块。
(2)语法
try {
// 可能出现异常的代码块
} catch (异常类型1 变量名1) {
// 对异常的处理1
} catch (异常类型2 变量名2) {
// 对异常的处理2
} catch (异常类型3 变量名3) {
// 对异常的处理3
}
...
finally {
// 无论成功与否都会执行的代码块
}
(3)注意
- 如果发生异常,则异常后面的代码不会执行,生成一个对应异常类的对象,进入 catch 代码块进行匹配;
- 如果没有发生异常,则顺序执行 try 代码块,不会进入到 catch 代码块;
- 如果发生异常,只会匹配一个 catch,处理完成后,会进入 finally 代码块(如果没有,则跳出当前 try-catch 结构);
- finally 代码块的有无是根据需要来决定的;
- 有多个 catch 语句时,,要求父类异常在后,子类异常在前;
- 常用的异常对象获取方式:
①getMessage():获取异常信息,返回字符串
②printStackTrace():获取异常类名和异常信息,以及异常出现在程序中的位置。返回值void。
(4)样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int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