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内体育锻炼的调查报告
格拉斯哥学院电工一班 组员:马道汭,苗宇,李翰楷,王鹏飞
根据学校布置的任务,我们小组完成了对于校内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调查,并将统计的数据汇总,分析,以下是我们最后的结果。
一、同学们锻炼的方式多种多样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同学们在锻炼方式上有非常多样的选择。而且除去最为便捷且基础的跑步以外,基本呈现均衡分布。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是大家课外娱乐的主要选择。除此之外,注重健身的同学也不在少数(基本与前面几项持平)。游泳因其受场地限制大的缺点而被比较冷门。另外,统计过程中,还有非常少量的同学填写跳舞作为锻炼方式。有92%的同学对于校内的体育设施表示满意。可以说,校内的体育设施非常完备,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锻炼需求。
二、进行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人一周较为健康的运动小时大概为3.5个小时(约为每天30分钟),然而从图表却反映:在一周内只进1~2小时体育锻炼的同学最多,仅24%的同学可以保证每天半个小时的运动量。除此还有大量同学一周内仅抽出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锻炼。由此可见,同学们对于锻炼普遍积极性不高,一周之内或多或少的缩减了锻炼时间。
三、锻炼目的较为被动
虽然在多选题的条件下,为了身体健康而去锻炼的同学占到了绝大部分,然而这一目的较为宽泛而且是基本会选的选择,所以该选项不做太多分析。在这种条件下,为了通过体育考试而去锻炼便成了最直接的动力。为了健身而去锻炼的同学近似其的一半;因为真心爱运动等其他原因而参与锻炼的同学仅有6%。自然,体育考试的外驱力迫使同学们进行锻炼确实起到了效果,但却令同学们失去了一定的锻炼积极性,况且体育考试这种外界的推力也难以长久,不利于培养同学们体育锻炼的习惯。
原因分析:
据同学反映,阻碍同学们积极锻炼的原因主要有:
1.学校设施不够完备;
2.体育场馆、健身房收费较高;
3.体育方面爱好不太广泛;
4.体育场所离宿舍太远;
总体来说,原因主要可以概括为学校设施不够完善以及同学们锻炼意愿不够强。根据上文中分析,同学们锻炼积极性不高是主要原因,锻炼过于被动,体现在锻炼目的较为死板和锻炼时间偏少等方面。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锻炼积极性,我们小组建议学校可以多组织类似“阳光体育”活动,在娱乐之余让同学们找到自己爱好的体育运动,充分培养同学们的锻炼积极性。
相关解决方案:
学校定期维护校内运动设施,降低场馆的收费,保证同学们有锻炼的良好条件。组织与运动相关的校内活动使同学们有锻炼的热情,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和对体育的兴趣,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同时开展更多的体育运动教育课程。对于同学们而言,应该了解不同的体育运动,进而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多参与课余的体育锻炼,养成锻炼的习惯,自主参与活动,培养积极进取的主人意识和主体意识。
与以后学习课程的关系
- 一个好的身体是学习的前提,在大学生活之中我们只有规律的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魄才能在学习过程之中保持精力充沛。
2.进行体育锻炼还是增强免疫力的有效途径,避免生病,降低因病缺课的概率。
3.良好的体魄是体育课取得好成绩的基础,在我们的正常课程中,一周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远远不够,在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也是良好体育成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