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NFT的关注很早,早在2017年年底2018年年初,加密猫(CryptoKitties)上线的时候我就开始关注它了。
当时关注加密猫,一方面是觉得好玩,另一方面是在错失了早期投资比特币的机会后,我开始对新兴领域特别留意。因此当加密猫出现时,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新事物,所以就尝试参与了一下,买了一些自己觉得好玩的猫。
提到加密猫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比它更早的加密收藏品:加密朋克(CryptoPunks)。这个朋克现在每个都价值不菲,最便宜的都要20多个以太坊。
我当时在关注加密猫时,也关注到了加密朋克,不过当时,加密朋克的价格也不算便宜了,我的记忆中最便宜的也要3到4个以太坊,所以当时我没有舍得买。这不得不说是我现在想起来非常遗憾的事。
在那之后,以太坊上的NFT就没有那么热了,我也渐渐失去了对它的关注。等我再次关注这个领域已经是2020年,是因为DeFi的兴起。
当我再回到这个领域时,我发现它已经今非昔比,它的生态无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比2018年要强太多。因此我决定沉下心来仔细研究一下当时NFT领域的各个知名项目尤其是十分火热的虚拟游戏、虚拟物品、加密收藏品、球星卡等。
在看了这些项目之后,我感觉这个领域和DeFi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它不像DeFi那样有清晰的目标群体和明确的把控因素。
在DeFi中,诸多领域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去中心化借贷、合成资产等每个领域都是金融领域的刚需,因此每个领域的受众都很广并且是刚需,所以我可以很容易地在每个领域抓龙头项目。
而在NFT领域,每个细分领域的受众似乎都不好定义,并且不好判断标准。
比如现在比较火的虚拟物品领域,很多人热衷拍卖一些虚拟土地。可这些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