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工程师听说过 AUTOSAR,但望而生畏:觉得它庞大、复杂、高门槛。
而用“最小系统实现”的方式讲解 AUTOSAR 的设计思想与架构精髓,
不仅能让初学者一下子抓住“核心逻辑”,
也能让有经验的嵌入式开发者真正理解“为什么 AUTOSAR 是这样设计的”。
一、为什么要用“最小系统”来理解 AUTOSAR?
很多人第一次接触 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时,
看到的是这样的图👇:
┌─────────────────────────────┐
│ Application Layer │
├─────────────────────────────┤
│ RTE (Runtime Environment) │
├─────────────────────────────┤
│ Basic Software (BSW) │
├─────────────────────────────┤
│ Microcontroller Abstraction │
└─────────────────────────────┘
然后就迷糊了:
“这和我写的 main()、while(1)、task() 有啥关系?”
其实,AUTOSAR 的设计并不是要推翻传统嵌入式,而是把“系统设计思想”模块化、标准化。
如果我们用一个最小系统去还原它的逻辑,AUTOSAR 就不再神秘。
二、从“最小系统”开始:只有一个循环的世界
假设我们要做一个极简 ECU,功能只有两个:
-
检测温度;
-
控制风扇。
用最基础的 C 写法可能是这样的👇:
int main(void)
{
initHardware()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