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赢得导师的心
总结:导师大都喜欢积极向上、勤谨用功、有一定悟性、心态阳光,善于沟通的学生。
一些经验
1、顺利完成研究生课程。学好理论课程,尽量拿高分
2、积极主动。导师希望他的学生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表现出能动性和责任感。因此,花一段时间了解研究组中前辈的工作,要阅读大量的文献,填补你和导师之间在对科学问题上认识的差距,甚至做到在你的研究领域上你比你的导师了解的更多。远远超过导师对你的预期,导师才更愿意帮助你,形成良性循环。不要什么事情都等导师提醒你。相反,如果学生主动把研究结果写成第一篇文章,导师就会很高兴,也会很乐意帮你修改。别等到你的导师建议你该写文章了,等到他想到你该写文章的时候,对你来说已经很晚了。
3在科研过程中主动地思考,按照导师的基本要求,提出自己的初步方案(包括选课、选题、开题、进展、写论文等等)。方案最好不止一个,得到导师的意见以后,做出选择。如果你想做的更好,那么你可以为你的研究项目开一个博客或者建一个网站,把所有有关的文章都列在上面,并且附上你的评论,那你就成了一个信息中心,你的导师会一定会非常满意,并愿意给你提供更多的信息。记住,大部分的导师都很忙。一旦导师给你发邮件,马上就回复。千万别拖延。
3、学会与导师argue。现在有一些研究生很勤奋,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视野很宽,对新的研究方向动态的掌握会超过导师。所以,如果在学术上和导师有分歧,一定要讲出来,和导师讨论。多数的导师都有容忍年轻人反驳自己、共同探讨的雅量。
4、定期汇报。很多研究组会定期召开组会,在组会之前要善于总结自己的阶段性成果,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在组会上与导师讨论,节省更多的时间。如果没有定期组会,要养成定期汇报的习惯,可以写一些小型报告,交给导师,以求指导。
5、让导师了解你的动向。导师希望学生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业上,希望学生上班时间在岗,甚至能够利用课余和假期的时间工作。至少,导师希望在他想跟学生讨论的时候能找到他。你最好让你的导师知道你在办公室的时间表。
6、主动要求做报告。做学术报告也是研究生的必备技能之一,假如课题组有定期的小seminar(这在很多研究组很常见),一定要积极参加,克服紧张的情绪,训练演讲技巧,不要错过任何一次做报告的机会,更甚至要主动地要求做报告。并且,要积极训练英文报告的能力。
7、做好充分的准备再跟导师见面。一定要珍惜和导师见面的机会。和导师见面要遵守一定的礼仪,遇到问题需要和导师讨论,应该与导师约定时间,切勿散漫。不要把刚刚得到的结果拿给导师看,一定要想清楚实验(计算)条件,以及对结果的解释,讨论时言简意赅,抓住关键问题,充分讨论。善于记录导师的意见和建议,整理吸收。
8、学会借鉴导师的研究经验和职业经验。你的导师经历过研究生阶段,他们经历过和你一样的困境和压力。他们积累了很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功模式。要善于学习他们的经验。无论是研究方面的还是和生活方面。比如,如何多线工作,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表达等等。
9、自己想做的研究方向和导师安排的不一致。和学生相比,导师们的学术基础更深厚,对科学问题认识更深刻,对学科的发展的把握更准确,所以一般情况下,要相信导师会因材施教。
10、关于助学金。对于助学金,导师一定会坚持no pain no gain。他分配助学金的标准也是根据学生的科研表现。
结束语
试着从导师的视野看问题,你会更加理解你的导师,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导师所面对的压力要远比学生所要承受的压力大很多,他们会面临着论文、资质认证、职称评定的压力,也会面临着申请项目、带学生的经济压力。他们可能每周会工作60个小时,既要做研究,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各自的课题。所以,导师如果要求学生每周有效率地学习和工作,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如果你想有一个很健康的师生关系,那么去理解并且实现你导师的诉求,学着用他们的立场来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