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QA还是AQ?

本文探讨了挫折商(AQ)的概念及其四个关键因素:控制、归属、延伸和忍耐(CORE),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如何与质量保证工程师(QA)的工作相契合。指出在面对挑战时,QA不仅需要具备高智商和情商,还需要掌握良好的AQ,以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QA还是AQ
陈能技
2007-12-5
 
AQ来自英文Adversity Quotient,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1997年,加拿大培训咨询专家保罗·斯托茨博士出版《挫折商:将障碍变成机会》一书,第一次正式提出挫折商的概念,用于测试人们将不利局面转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2000年,他又出版了《工作中的挫折商》。这两本书都成为探讨挫折商对人们影响的重要著作。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和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挫折商的测验中,一般考察以下四个关键因素-控制(Control)、归属(Ownership)、延伸(Reach)和忍耐(Endurance),简称为CORE。控制指自己对逆境有多大的控制能力;归属是指逆境发生的原因以及愿意承担责任、改善后果的情况;延伸是对问题影响工作生活其它方面的评估;忍耐是指认识到问题的持久性以及它对个人的影响会持续多久。
 
不可思议的是,AQ的这4个关键因素竟然都是一个优秀的质量保证工程师(QA)需要具备的。
1)控制(Control):控制质量的能力,对软件缺陷的控制能力,正确认识到公司的质量文化和现状,找到质量改进的方向。除此之外,还包括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面对普遍缺乏质量意识的开发人员,面对缺乏对质量的足够关注的项目经理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愤慨,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
 
2)归属(Ownership):识别问题根源的能力,学会透过问题看现象的本质所在,不要仅仅关注一个开发人员把一个软件缺陷修改掉,而要关注这个缺陷产生的原因,寻找能预防类似的问题再发生的防御机制。
 
3)延伸(Reach):如何举一反三,把相似的问题都揪出来。如果问题尚未发生严重的后果,要注意预警,具备强烈的风险意识,并不是每次都那么好运气,假设问题会更严重些,如果下次问题以严重的方式出现怎么办?
 
4)忍耐(Endurance):质量改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非要尝到苦头才能醒悟,发现质量改进的重要性的话,那么让他们去碰碰璧吧。
 
我想QA们都是挺聪明的人,IQEQ都不会低到那里去,但是AQ则不一定了,在没有形成良好的质量文化之前,如果QA们不能很好地掌握CORE,我想它直接影响的不仅仅是QA们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公司的产品质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