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Java慎用函数之File.delete()

本文深入探讨Java中File类的delete()函数,演示如何使用该函数删除文件和目录,并附带源代码示例。小心操作,避免误删重要数据。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很好用的函数——java.io.File中的delete()函数

这个函数非常好用。好用到什么程度呢?

用这个函数删除文件删到你找到找不到……

而且还是秒删……压根儿反应不过来。

如果你特别恨一个人,请用File.delete()函数删除他的重要文件。

话不多说,上源码: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FileDele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Filename;
	    	System.out.print("请输入您要删除的文件路径\n");
	    	Scanner reader = new Scanner(System.in);
	    	Filename=reader.next();
	    	System.out.println("正在删除"+Filename+"中……、\n");
	        delFolder(Filename);  
	    	System.out.print("删除完成!\n");
	    }  
	    /*** 
	     * 删除指定文件夹下所有文件 
	     *  
	     * @param path 文件夹完整绝对路径 
	     * @return 
	     */  
	    public static  boolean delAllFile(String path) {  
	        boolean flag = false;  
	        File file = new File(path);  
	        if (!file.exists()) {  
	            return flag;  
	        }  
	        if (!file.isDirectory()) {  
	            return flag;  
	        }  
	        String[] tempList = file.list();  
	        File temp = null;  
	        for (int i = 0; i < tempList.length; i++) {  
	            if (path.endsWith(File.separator)) {  
	                temp = new File(path + tempList[i]);  
	            } else {  
	                temp = new File(path + File.separator + tempList[i]);  
	            }  
	            if (temp.isFile()) {  
	                temp.delete();  
	            }  
	            if (temp.isDirectory()) {  
	                delAllFile(path + "/" + tempList[i]);// 先删除文件夹里面的文件  
	                delFolder(path + "/" + tempList[i]);// 再删除空文件夹  
	                flag = true;  
	            }  
	        }  
	        return flag;  
	    }  
	      
	    /*** 
	     * 删除文件夹 
	     *  
	     * @param folderPath文件夹完整绝对路径 
	     */  
	    public  static void delFolder(String folderPath) {  
	        try {  
	            delAllFile(folderPath); // 删除完里面所有内容  
	            String filePath = folderPath;  
	            filePath = filePath.toString();  
	            java.io.File myFilePath = new java.io.File(filePath);  
	            myFilePath.delete(); // 删除空文件夹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删除成功!\n");
	    }  

}

昨天写函数的时候,少写了一段地址名……整个文件夹都没了……

数据恢复了一天还没恢复好。已经不抱希望了……

晚安。

<think>我们正在讨论的是Paimon表的配置,特别是`AGGREGATION_REMOVE_RECORD_ON_DELETE`参数。但是注意,在Paimon中,这个参数的实际名称是`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而不是全大写的格式。在Flink SQL中创建Paimon表时,我们需要在WITH子句中设置这个参数。 根据Paimon的文档,`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参数用于在聚合引擎中处理删除记录。当设置为`true`或者指定一个序列字段时,如果收到一条删除记录(即带有DELETE标记的记录),并且该记录的序列号(由序列字段决定)小于或等于当前记录的序列号,那么该记录将被物理删除。 配置步骤: 1. 确保表使用聚合引擎(merge-engine='aggregation')。 2. 为需要聚合的字段设置聚合函数,例如`sum`、`max`等。 3. 必须指定一个序列字段(通过`sequence-group`)来定义字段更新的顺序。 4. 设置`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参数。它有两种设置方式: - 设置为`true`:使用默认的序列字段(即主键)来判断删除。但通常我们更倾向于显式指定序列字段。 - 设置为一个具体的字段名:这个字段将作为删除判断的序列字段。 注意:序列字段必须是一个数值类型或时间戳类型,并且通常设置为`max`聚合函数,以确保只有最新的记录被保留。 示例: 假设我们有一个订单表,我们想要在收到删除记录时根据更新时间(update_time)来删除记录。 ```sql CREATE TABLE orders ( order_id STRING PRIMARY KEY NOT ENFORCED, amount DECIMAL(10, 2), update_time TIMESTAMP(3), -- 其他字段... ) WITH ( 'merge-engine' = 'aggregation', -- 使用聚合引擎 'fields.amount.aggregate-function' = 'sum', -- 金额字段求和 'fields.update_time.aggregate-function' = 'max', -- 更新时间取最大值 'fields.amount.sequence-group' = 'update_time', -- 将金额字段与更新时间的序列组关联 '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 = 'update_time', -- 指定更新时间为删除判断的序列字段 'changelog-producer' = 'full-compaction' -- 如果需要输出完整的changelog,可以设置这个参数 ); ``` 在这个例子中: - 当收到一条针对某个order_id的删除记录时,Paimon会检查该删除记录中的update_time。 - 如果该update_time大于或等于当前表中该order_id对应的update_time,则删除操作会被忽略(因为可能有乱序,后面来的删除操作不能删除之前已经更新的记录)。 - 如果该update_time小于当前记录的update_time,则删除操作也不会执行(因为当前记录已经更新了,删除操作是过期的)。 - 实际上,删除操作只有在能够确定它是最新的操作时才会被执行。但是,根据Paimon的机制,删除操作会与插入/更新操作一样,通过序列字段来比较。具体来说,当删除记录到来时,它会和当前记录比较序列字段(update_time): - 如果删除记录的update_time大于当前记录的update_time,那么删除操作会覆盖(即删除记录会被保留为一条删除记录,但后续如果有插入,则可能重新出现?这需要进一步明确)。 - 但根据Paimon的设计,删除记录实际上会被转换成一个value为null的记录,并且如果它的序列号大于之前的值,那么它就会覆盖之前的记录,从而删除记录。 然而,根据Paimon的文档,`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的作用是:当收到删除记录时,如果该删除记录的序列号(由指定的序列字段决定)大于等于当前记录的序列号,那么该记录就会被删除(物理删除)。否则,删除记录将被忽略。 因此,为了确保删除操作能够正确执行,我们必须保证删除记录中的序列字段(update_time)是当前最新的(即大于之前所有记录的update_time)。这通常要求我们在生成删除记录时,给删除记录一个最新的时间戳。 注意事项: - 使用这个功能需要谨慎,因为一旦记录被物理删除,就无法恢复。 - 确保数据流中的删除记录具有正确的序列号(时间戳),并且要考虑到乱序问题。如果乱序可能导致删除记录被忽略,那么可能需要结合水位线来避免乱序影响(在流处理中)。 另外,这个参数在Paimon 0.4及以上版本中可用。 所以,在Flink SQL中配置Paimon表的`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参数,就是在CREATE TABLE语句的WITH子句中按照上述示例进行设置。 如果用户想要启用删除记录功能,并且使用字段`ts`作为序列字段,则可以这样写: '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 = 'ts' 如果设置为`true`,则使用主键字段作为序列字段,但通常我们更推荐显式指定一个时间戳字段。 最后,注意在Flink SQL中创建Paimon表时,需要确保Flink环境已经正确配置了Paimon connector。 相关问题: 1. 在Paimon聚合表中,如何配置序列字段(sequence field)来处理乱序数据? 2. 使用`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参数删除记录时,如何避免误删数据? 3. Paimon表支持哪些类型的聚合函数? 4. 在Flink SQL中如何定义Paimon表的主键?</think>在 Flink SQL 中配置 Paimon 表的 `AGGREGATION_REMOVE_RECORD_ON_DELETE` 参数(实际参数名为 `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需要以下步骤: ### 配置步骤 1. **创建表时指定参数**(推荐方式): ```sql CREATE TABLE user_behavior ( user_id STRING, action STRING, event_time TIMESTAMP(3), WATERMARK FOR event_time AS event_time - INTERVAL '5' SECOND -- 水位线防乱序 ) WITH ( 'connector' = 'paimon', 'path' = '/path/to/table', 'merge-engine' = 'aggregation', -- 必须使用聚合引擎 -- 核心配置 '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 = 'true', -- ✅ 启用物理删除 'fields.action.aggregate-function' = 'last_non_null', -- 非主键字段聚合函数 'fields.event_time.aggregate-function' = 'max', -- 序列字段必须用max 'fields.action.sequence-group' = 'event_time' -- 关联序列字段 ); ``` 2. **修改现有表参数**: ```sql ALTER TABLE user_behavior SET ( '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 = 'event_time' -- 指定具体序列字段 ); ``` ### 关键配置说明 | 参数 | 作用 | 必需 | 示例值 | |------|------|------|--------| | `merge-engine` | 指定聚合引擎 | ✅ | `aggregation` | | `aggregation.remove-record-on-sequence-group` | 启用物理删除 | ✅ | `true` 或字段名 | | `fields.<field>.aggregate-function` | 序列字段聚合类型 | ✅ | `max` | | `fields.<field>.sequence-group` | 字段关联序列 | ✅ | `event_time` | | `changelog-producer` | 变更日志生成 | 推荐 | `full-compaction` | ### 删除触发逻辑 当收到 `DELETE` 事件时: 1. 系统比较删除记录的序列字段值 $v_d$ 和当前值 $v_c$ 2. 执行删除的条件: $$ v_d \geq v_c $$ 3. 若 $v_d < v_c$(如乱序数据),删除操作被忽略[^1] ### 生产环境建议 1. **水位线保护**(防误删): ```sql WATERMARK FOR event_time AS event_time - INTERVAL '5' SECOND ``` 2. **Compaction 优化**: ```sql 'compaction.max-size-amplification-percent' = '200', 'compaction.max-file-num' = '50' ``` 3. **启用完整变更日志**: ```sql 'changelog-producer' = 'full-compaction', -- 确保下游正确消费 'changelog-producer.compaction-interval' = '1min' ``` > ⚠️ 注意:该功能在 **Paimon 0.4+** 可用,删除操作不可逆,金融场景慎用[^1][^2]。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