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TI德国Trinamic没有优势?真相过于真实

文章探讨了TI和德国Trinamic在电机驱动领域的差异。Trinamic以其高效、可靠的电机驱动芯片在3D打印、医疗设备等领域获得认可,尤其是在静音和节能方面表现出色。尽管在工业领域面临价格和应用习惯的挑战,但在TI产品短缺的背景下,Trinamic正成为更多行业的可选替代方案,工程师们需要克服设计和算法上的转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半导体行业中,TI独霸一方,是整个半导体行业不可或缺的存在。而近年国产芯片不断崛起,也离不开TI带来的技术核心及产品理念。TI的半导体覆盖面积广泛,每个领域都有能拿的出手的方案,与TI理念不同的是,ADI Trinamic是专攻运动控制、电机驱动领域的专家,专注于步进电机、BLDC及伺服电机的驱动方案,Trinamic的电机驱动芯片对标的是TI的DRV电机驱动系列,不过也有此许不同之处,两者各有优异。

Trinamic位于德国汉堡,有近30年的历史,一直专注于芯片的研究,甚至扬言不卖更多的芯片,只为设计出更好的驱动方案给工程师们使用。而直到目前,Trinamic也同样是要求国内的代理商们,首要任务是提供驱动方案及技术支持。并且,Trinamic推出的电机驱动芯片,具有高效、可靠、平稳和安静地工作,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认可。

就比如TMC2208/TMC2209,可完美替代A4988,性价比高,性能好,运用到3D打印机上可实现超静音,也迅速占领了绝大数3D打印机的市场。而更出色的TMC5130、TMC5160,是Trinamic最具优势的产品之一,其优势在于给工程师们带来十分便利的设计思路,在满足项目对精度的要求,也实现了对运动控制的整个过程的定位与反馈。

然而在早期,很多工程师一度认为国内引进的德国芯片没有优势,特别是在对比TI的产品,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在工业领域,很少有芯片厂会在工艺、精度及节能方面做过多“无用功”,因为国内工业讲究的就是电路简单,大功率,支持大电压即可,简单来说,就是能让电机转起来就行。甚至很多工业产品,都是直流供电给芯片,没有降压稳压、不控制电流及电压的波动等。

无论是在硬件设计上,复杂的电路设计让老设计师们对新的领域十分头疼,还是软件部分,需要重新改写算法,这让许多技术十分抵触。然而就是因为是新的盲区及技术更高的领域,也让德国芯片成为了迷一样的存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