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os为逆向迭代器reverse_iterator ,pos为正向迭代器

本文深入解析C++逆向迭代器的工作原理,重点阐述了逻辑位置与实际位置的区别,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将常规迭代器转换为逆向迭代器,并解释了这种转换对元素访问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对于逆向迭代器,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弄清楚逻辑位置实际位置二者的区别。

下图显示了逆向迭代器的位置和所指的数值


可以发现,逆向迭代器所指位置(实际位置)和所代表的的数值(逻辑位置或数值)是不同的。C++这么做是有其原因的。导致这个行为的原因是区间的半开性。为了能够制定容器内的所有元素,我们必须运用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但是对于reverse迭代器而言,这个位置位于第一个元素之前。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这个位置也许并不存在,因为容器并不要求其第一个元素之前的位置合法。
因此,逆向迭代器运用了一个小技巧:实际上倒置了“半开原则”,即逆向迭代器所定义的区间不包括起点,而包括终点。但是逻辑上一如常态。这样就导致了逆向迭代器实际所指的元素位置和逻辑上所指的元素位置就不一致。

下面再看看将一个迭代器转化为逆向迭代器的过程:

可以发现,迭代器的实际位置(元素)不变,但是逻辑位置(元素)发生了变化。图中pos迭代器转化为逆向迭代器rpos后实际位置还是5,但是逻辑位置是4.即逻辑元素位置是实际位置的前一个位置。测试代码:

  1. #include <iostream>   
  2. #include <vector>   
  3. #include <algorithm>   
  4. using namespace std;   
  5.  int main()    
  6. {   
  7.     vector<int> coll;   
  8.   
  9.   
  10.     //insert elements from 1 to 9   
  11.     for (int i=1; i<=9; ++i) {   
  12.          coll.push_back(i);   
  13.     }   
  14.   
  15.   
  16.     //find position of element with value 5   
  17.     vector<int>::iterator pos;   
  18.     pos = find (coll.begin(), coll.end(),   
  19.                 5);   
  20.   
  21.   
  22.     //print value to which iterator pos refers   
  23.     cout << "pos: " << *pos << endl;   
  24.   
  25.   
  26.     //convert iterator to reverse iterator rpos   
  27.     vector<int>::reverse_iterator rpos(pos);   
  28.   
  29.   
  30.     //print value to which reverse iterator rpos refers   
  31.     cout << "rpos: " << *rpos <<endl;   
  32.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