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只是为了辅助个人记忆,没有完全写完列表操作。
列表:list=[1,2,3,4,5]
1、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list.append(要添加的元素)
2、在列表中插入元素
list.insert(索引,要插入的元素值)
3、从列表中删除元素
del list[要删除的元素索引]
这种方法的弊端就是删除就没了,不能二次利用删除的值
4、删除列表末尾的元素
list.pop()
不传参数的时候就是默认删除末尾的值,传参数的时候就是传索引,然后删除对应索引的值
有返回值,所以可以用一个变量接收后再二次利用删除的值
5、根据元素的值来进行删除
list.remove(要删除的元素值)
这种方法就是在你不知道索引的情况下,你只知道要删除哪个元素名字,但是它只会删除它第一次碰到的值,如果出现多次建议使用遍历循环删除。
6、对列表进行排序
list.sort() 正向排列 永久性排序
list.sort(reverse=True)倒序排列
没有返回值,所以要打印的时候先排序再打印原列表,可以对字母和数字等进行排序
sorted(list) 临时性排序
有返回值 可以直接打印这个函数 , 并且再次打印原列表时,原列表不变
7、倒着打印列表
list.reverse() 没有返回值,所以需要打印原列表不能直接打印函数
8、确定列表的长度
print(len(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