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数据处理篇的最后一个补充环节,这个环节不是必须的步骤,视情况作补充。需要插值的原因参考鲁勇的《基于WiFi信号的人体行为感知技术研究综述》:
本人在做实验的时候也确实遇到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采样频率设置的高的时候,信号传输很容易碰到堵塞缺漏的情况,这一点可以观察在数据包的timestamp_low,代码具体细节参考上篇教程:
WIFI信号状态信息 CSI 数据处理篇之读取数据与数据解析(二)_csi相位解卷绕-优快云博客
csi_trace里面是实验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维度是N*1,也就是意味着这条数据存储了N个数据包。csi_trace{1}和csi_trace{N}的timestamp_low这一项则是系统赋予数据包的时间戳,这个时间戳的数值虽然不是现实世界的时间,但它是相对准确的。举例,假如采样频率是1000Hz,根据之前教程所讲的,两个相邻数据包时间的时间戳间隔应该是1000(左右),那么csi_trace{1}和csi_trace{N}之间的则timestamp_low应该相差1000*1000=10^6,但是如果相差太多,就可以判断发生了数据包的错漏,如果这个错漏如果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