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AOP vs. JDK动态代理 vs. CGLib代理 vs. AspectJ代理 @Transactional的失效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AspectJ作为编译时增强的AOP框架的特点,并对比了SpringAOP的实现方式及其底层动态代理机制,包括JDK动态代理与CGLib的应用场景。此外还分析了@Transactional事务注解在特定条件下的失效原因。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AspectJ 是编译时增强的AOP框架,属于静态代理,但是代码组织上优于单纯使用java静态代理设计模式

2 SpringAOP 使用动态代理,与AspectJ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使用了和AspectJ一样的注解,利用类似的概念、语法等(理解为向经典致敬),所以容易误认为SpringAOP使用AspectJ,如SpringAOP中的注解:@Aspect @Around @After,底层完全是SpringAOP自己一套东西


3 Spring 底层使用动态代理,可能是java原生动态代理,也可能是CGLib,默认规则如下
(1)如果实例实现了接口,如XxxServiceImpl implements XxxService,则底层使用JDK动态代理,比如@Transactional加到service方法上是JDK动态代理
(2)如果没有实现接口,类似在XxxController中的Http入口增强方法(如自定义增强注解:@ThirdToken),则使用CGLib代理,如在Http入口方法中答应容器中的XxxController.getClass(),出现如下:XxxController$$EnhancerBySpringCGLIB$$630fe5ae
(3)如果强制使用CGLib,则尽管实现接口类,也强制使用CGLib,但需要配置:

xml:
<aop:aspectj-autoproxy proxy-target-class="true"/>

注解(springboot只要加上AOP依赖后,默认是加上@EnableAspectJAutoProxy,只不过spring.aop.proxy-target-class=false)
@EnableAspectJAutoProxy(proxyTargetClass = true),默认情况下的代理使用原则,即不要配置proxy-target-class="true"

java动态代理主要依靠InvocationHandler实现,CGLib动态代理,主要依靠代理类继承父类,重写父方法实现

4 @Transactional内部调用失效
public class ASerivceImpl implements ASerivce{

     // 自注入
     @Autowared
     private ASerivce aService;
    
     public funcA(){
        this.funcB();
        aService.funcB();
     }

     @Transactional
     public funcB(){
     }
}
调用funcA,funcB上的事务注解是不起效的,因为相当于是this.funcB()是未被Spring增强过的方法,移动要从Spring容器中取出来的才是增强过的方法
 

<think>好的,用户之前问过关于Spring AOP中连接点和切点的问题,现在他们想知道Spring AOP和AspectJ的区别。我需要先回顾之前提供的回答,确保一致性。 用户可能是在学习AOP相关概念,现在想深入理解不同实现之间的差异。他们的真实需求可能是为了在项目中做技术选型,或者面试准备。需要明确两者的核心区别,比如功能、性能、使用场景等。 首先,要区分Spring AOP和AspectJ的不同点。Spring AOP是基于代理的,而AspectJ是编译时或类加载时织入。然后要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比如他们是否熟悉Spring框架,或者是否需要更高效的AOP解决方案。 需要涵盖实现机制、支持的功能、性能差异、依赖关系以及适用场景。还要注意之前的回答提到了Spring AOP仅支持方法执行连接点,而AspectJ支持更多类型,这点要详细说明。 另外,用户可能想知道如何选择两者,所以需要给出实际应用中的建议,比如项目需求、团队熟悉度等。还要注意避免技术术语过多,用易懂的例子说明,比如性能要求高的场景适合AspectJ。 最后,确保结构清晰,分点列出,方便用户对比。同时,提醒用户参考之前的连接点和切点的内容,保持知识的连贯性。</think>以下是关于Spring AOP与AspectJ的核心区别分析,从实现机制到应用场景的详细对比: --- ### 一、底层实现差异 | **维度** | **Spring AOP** | **AspectJ** | |----------------|-----------------------------------------|----------------------------------------| | **实现方式** | 基于动态代理JDK/CGLIB) | 基于字节码操作(编译时/类加载时织入) | | **运行时依赖** | 需要Spring容器环境 | 无需容器支持,独立运行 | | **织入时机** | 运行时动态代理 | 编译期/后编译期/类加载期(LTW)三阶段可选 | **技术细节**: Spring AOP通过创建代理对象包裹目标对象实现,而AspectJ直接修改字节码(可通过`ajc`编译器实现)。 --- ### 二、功能覆盖范围 | **能力** | Spring AOP支持 | AspectJ支持 | |-------------------|---------------|-------------| | 方法执行连接点 | ✔️ | ✔️ | | 构造方法连接点 | ❌ | ✔️ | | 字段访问连接点 | ❌ | ✔️ | | 静态初始化块连接点 | ❌ | ✔️ | | 异常处理连接点 | 有限支持 | ✔️ | | 切面优先级控制 | 有限支持 | ✔️ | **典型限制**: Spring AOP无法拦截`private`方法、`final`类方法、内部方法调用(如`this.method()`)。 --- ### 三、性能对比 | **场景** | Spring AOP表现 | AspectJ表现 | |-------------------------|---------------------|---------------------| | 单个切面调用 | 微秒级延迟 | 纳秒级执行 | | 高并发场景 | 代理链增加开销 | 接近原生代码性能 | | 启动时间 | 较快 | 编译阶段耗时较长 | **数据参考**: AspectJ在方法调用性能损耗比Spring AOP低约**10倍**(基准测试显示:Spring AOP约100ns/调用 vs AspectJ约10ns/调用)。 --- ### 四、使用成本对比 | **维度** | Spring AOP优势 | AspectJ挑战 | |------------------|-------------------------------------|--------------------------------------| | 学习曲线 | 与Spring生态无缝集成 | 需掌握AspectJ专属语法和编译器 | | 配置复杂度 | 注解驱动,零配置起步 | 需要配置编织器(Maven插件或ajc) | | 调试难度 | 代理对象可见 | 需字节码分析工具 | | 热部署支持 | 天然支持 | 需配合JRebel等工具 | --- ### 五、典型应用场景 **选择Spring AOP当**: ✅ Web请求日志记录 ✅ 声明式事务管理(`@Transactional`) ✅ 轻量级安全检查 ✅ Spring Boot项目快速集成 **选择AspectJ当**: 🚀 需要拦截字段访问(如缓存失效监控) 🚀 高性能要求场景(如高频交易系统) 🚀 需处理`static`/`final`方法(如工具类增强) 🚀 非Spring环境下的AOP需求 --- ### 六、混合使用方案 实际项目中可结合使用(需`aspectjweaver.jar`): ```xml <!-- Maven配置示例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aspects</artifactId>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org.aspectj</groupId> <artifactId>aspectjweaver</artifactId> <version>1.9.7</version> </dependency> ``` ```java // 启用AspectJ代理模式 @EnableLoadTimeWeaving public class AppConfig {} ``` --- ### 七、演进路线建议 1. **起步阶段**:优先使用Spring AOP满足基础需求 2. **进阶需求**:对特定包/类启用AspectJ LTW(加载时织入) 3. **性能关键**:全量切换到AspectJ编译时织入 4. **终极方案**:自定义AspectJ编译器优化(需团队专项投入) --- **决策树参考**: ``` 是否需要非方法级拦截? → AspectJ 是否在非Spring环境? → AspectJ 是否接受编译期处理? → AspectJ 其他情况 → Spring AOP ``` 理解这两者的差异,有助于根据项目需求选择最合适的AOP实施方案。建议从Spring AOP入手,在遇到其功能瓶颈时再考虑引入AspectJ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