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这么倒腾AI会把自己搞死的;AI的多重宇宙;700家企业的GenAI转型血泪教训;大模型 RAG 系统的开发心得和思考;详解MoE前世今生 | ShowMeAI日报

👀日报&周刊合集 | 🎡生产力工具与行业应用大全 | 🧡 点赞关注评论拜托啦!




1. 一位互联网老兵的碎碎念:年轻人!这么倒腾AI会把自己搞死的!

这轮大模型浪潮,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投身其中。但实话实说,踩坑的人也太多了,而且是重复踩过去十年的坑

作为上一轮互联网和AI浪潮的亲历者,作者根据经验总结了当下典型的几种「AI作死模式」,并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 大模型做不了解决方案

  • 上一轮AI创企没找到基于产品构建现金流的路子,所以最终归宿都是「做解决方案」。但是大模型的到来,使得这条路更难走了,因为成本变得更高了。

  • 在小模型或者互联网的情况下,这路不怎么赚钱但大致还能走;在大模型的时代,这就是条死路。

❌ 单点工具没有意义,SaaS死在这儿了

  • SaaS 代表了AI落地的典型形式——单点的功能型工具,例如把模型进行简单包装,弄成 XX 写作、XX 助理。

  • 已知 SaaS 在国内玩不转 (因为付费土壤),那么做单点AI工具必然重蹈 SaaS 覆辙,甚至更惨 (因为可能会被通用大模型碾压)。

  • 单点工具一定要做的话,需要遵循的逻辑是:快点做,快点赚点钱,并且不要在国内。

❌ 整体性产品,不能从「隐性成本高」的地儿开始

  • 单点工具不好做,ERP 整体工具也有坑。而且,最新大热的 Agent 正在向这个坑靠近‼

  • 整体性工具重构了生产关系,也就是重构了资源流转 & 利益分配方式,那就需要强势推行来冲破组织内既有的资源流转体系。但这很难。

  • 第一,很难构建现金流;第二,即使构建了估计也不可持续。


✔从混沌中摘取果实,要看到真正创新之处

  • 做大模型或者大模型应用,要关注底层逻辑,然后结合信仰做出判断。也就是在一片混沌中形成一个自洽的套路,然后从未来捞一把。

  • 思维框架1:角色中心式计算视角。这轮AI的核心特征是,能够理解概念,能够自主形成判断。基于这个特征构建出的工具,才是蓝海里的工具判断依据是完成现有工具都干不了的任务

  • 思维框架2:图灵测试 2.0。一定不要互联网思维,不要单点极致口碑快。这些和AI思维是冲突的。

  • 思维框架3:智能原生应用,即万物皆数、实时反馈、中心决策。能够承接角色中心式计算和通过图灵测试2.0的一定是智能原生应用。

  • 思维框架4:落地的时候要搞定从1到10。

⋙ 阅读原文




2. 万字复盘AI作品《Devices》:解析AI创作中的变与不变

Devices 是AI参与制作完成的视频作品,用「多重宇宙风格」的靓丽色彩和高频切换,展示了众多科技产品。

漂亮的画面、炫酷的切换,使得这部作品在AI社区中快速传播。作者撰文,详细且完整地分享了这个视频的灵感来源制作流程,以及由此衍生的思考


以下是根据作者原文整理的核心观点与思考:

  1. AI 与传统工作流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换言之,对于使用工具的人而言,AI 提供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2. 传统视频工作流 VS AI工作流:传统工作流是在可控性中寻找创新的随机性,而AI工作流更多是在随机性中寻找可控性。所以,AI创作的核心就是平衡可控性与不可控性。


  1. 转绘是目前行业内最稳定的AI工作流,常被用来创作原本就存在的东西,但这容易让观众进行比较。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不利情况,AI工作流更应用来制作「只有AI才能生成」的内容

  2. AI可以短时间内、以极低成本生成大量的图像,只是经不起仔细观赏。作者视频用到的「多重宇宙风格」,把AI这种「走量」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每一帧时间戳制作出了完全不同的画面。


  1. 重构流程,才能用好AI。直接舍弃原有的工作流,在新AI时代中的不同的好的产品中吸取灵感,去创作出新的AI原生内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howMeAI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